课件编号17640191

【精品解析】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5.2土壤同步测试(提升卷)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9次 大小:322733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必修,提升,测试,同步,土壤,一册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5.2土壤同步测试(提升卷) 一、选择题 (2023高一上·番禺期末)研究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对农业生产,植被恢复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下图为黄土高原某沟垫区不同坡度和坡向的土壤水分含量剖面图。据此完成问题。 1.随着坡度的减小(  ) A.土壤剖面相同深度含水量减小 B.土壤总的储水能力会明显降低 C.降水后形成的地表径流会增多 D.地表径流下渗补给的能力提高 2.仅从土壤水分条件考虑,推测该沟壑区植被生长条件较好的是(  ) A.阳坡、陡坡 B.阳坡、缓坡 C.阴坡、缓坡 D.阴坡、陡坡 【答案】1.D 2.C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土壤的功能与养护 【解析】【点评】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的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在地理环境各要素中气候是主导性因素,植被是具有代表性要素,土壤为各要素的中心环节。 1.读甲图可知,在同一深度,坡度为35°的含水量小于坡度为10°的含水量,随坡度减少,含水量增加,A错。坡度越大,土壤中含水量减小,土壤总的储水能力应该降低,坡度减少,储水能力增强,B错。坡度越小,地表径流下渗越多,地表径流会减少,C错。坡度越大,土壤中含水量减小,土壤水分大多来自地表径流的下渗,因此坡度减少,地表径流下渗补给的能力增加,D对。故答案为:D。 2.沟壑相对高度不大,阴阳坡降水条件相似,阳坡获得太阳辐射多,温度较高,蒸发较强,土壤水分条件较差,不利于植被生长,图乙显示,在土层1米以下,阴坡含水量比阳坡含水量大,因此排除选项A、B。甲图表明,缓坡土壤水分条件好于陡坡,因此排除选项D,C正确。故答案为:C。 (2023高一上·福田期末)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境内富锌土壤广泛发育。研究人员分别对区内酸性岩类风化物母质区(a)、深变质岩类风化物母质区(b)、变质酸性岩类风化物母质区(c)、红色碎屑岩类风化物母质区(d)等不同区域、不同深度的土壤进行富锌含量测定,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对表层土壤锌富集影响最小的风化物母质是(  ) A.酸性岩类 B.深变质岩类 C.变质酸性岩类 D.红色碎屑岩类 4.该区不同风化物母质区土壤锌含量(  ) A.表层数值相近 B.深层高于表层 C.受气候影响显著 D.与成土母质有关 【答案】3.D 4.D 【知识点】认识土壤;成土因素;土壤的功能与养护 【解析】【点评】影响土壤肥力的主要因素有:成土母质(决定了土壤矿物质成分和养分状况)、生物因素(有机质的提供以及土壤中的微生物对有机质的分解速度)、气候因素(湿热地区土壤化学风化作用以及淋溶作用强,冷湿环境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时间因素(影响土壤层的厚度)以及人为因素等。 3.根据图中横坐标数据可知,在红色碎屑岩类风化物母质区,其母质中锌元素含量最低,因此对表层土壤锌富集影响有限,ABC错误,D正确。故答案为:D。 4.据图可知,在酸性岩类、深变质岩类、碎屑岩类中,随着采样深度的增加,土壤锌含量呈上升的趋势;在变质酸性岩类风化物母质区,随着采样深度的増加,土壤锌含量呈下降的趋势,但其土壤母质层仍具有较高含量,可见富锌土壤的分布主要受成土母质影响,D正确,B错误;观察图示发现,不同风化物母质区表层土壤锌含量最高可超过100,最低只有44左右,差距较大,A错误;该区域内气候差异不大,但土壤锌含量差异较大,因此气候不是影响因素,C错误。故答案为:D。 (2023高一上·东莞期末)团状福禄草 (如下图) 为多年生垫状草本植物,呈半球形,高 2.5-11厘米,直径 10-15 厘米主根粗壮,木质化。茎圆柱形,紧密丛生,基部木质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