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648649

人教新版九年级上册《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023年同步练习卷(含解析)

日期:2024-06-01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2次 大小:38860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教,新版,九年级,上册,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023年
  • cover
人教新版九年级上册《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023年同步练习卷 一、选择题 1.判断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A.颜色变化 B.发光放热 C.产生气味 D.有新的物质生成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胆矾研碎 B.镁带燃烧 C.水的沸腾 D.石墨导电 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湿衣晾干 B.玻璃破碎 C.冰雪融化 D.纸张燃烧 4.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火烧赤壁 B.木已成舟 C.滴水成冰 D.风吹草动 5.用来判断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 A.固体逐渐减少 B.有气泡产生 C.生成了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液体的温度升高 6.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熔化 B.升华 C.爆炸 D.燃烧 7.我国下列古代发明或技术中,主要原理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水车灌溉 B.雕刻石像 C.活字印刷 D.矿石炼铁 8.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变身开幕式“倒计时器”,从“雨水”开始一路倒数,最终行至“立春”。下列节气适配的古诗词或谚语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惊蛰:春雷响,万物长 B.小暑: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C.白露: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D.大寒: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9.金华酒传统酿造技艺、浦江剪纸、永康锡雕、东阳竹编等,是金华拥有的众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下列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过程,主要利用化学变化的是(  ) A.酿酒 B.剪纸 C.锡雕 D.竹编 10.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不同的物质 C.“新物质”就是物理性质与变化前不同的物质 D.“新物质”与变化前的物质颜色、状态一定不同 11.物质的下列性质中,都属于化学性质的一组是(  ) A.颜色、状态 B.氧化性、毒性 C.熔点、沸点 D.助燃性、导电性 12.下列CO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常温下为无色气体 B.难溶于水 C.没有气味 D.可以燃烧 13.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液氮用于医疗 B.用铝制作导线 C.石墨制铅笔芯 D.用煤炭作燃料 二、填空题 14.①木炭是灰黑色的多孔性固体; ②木炭能燃烧; ③我国某些地方冬天有时用木炭来取暖; ④将木炭粉碎; ⑤木炭可制黑火药; ⑥取一小块木炭点燃,放入氧气瓶中燃烧,发出白光。 上述描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属于用途的是    。 三、解答题 15.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时观察到薄铜片右侧的蜡烛熔化、掉落,火柴燃烧。 (1)此实验说明铜具有    性质。 (2)此实验通过火柴燃烧的现象可以证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臭氧是淡蓝色气体,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但目前南极出现了臭氧层空洞,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材料二:臭氧发生器是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臭氧的装置.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可将其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 (1)请总结臭氧的有关知识 ①物理性质:    ②化学性质:    ③用途:    (2)材料二中氧气转化为臭氧是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17.认真观察如图,判断下列过程中各部分发生了什么变化。 ①火堆燃烧烧水 ②蜡烛熔化、燃烧 ③灯泡发光 (1)图①中A处发生的变化是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理由是    。 (2)图②中发生的变化是    ,由此说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