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650165

北师大版二上5.5《小熊请客》(课件+教案+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05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47次 大小:328183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北师大,课件,教学设计,整体,单元,教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5小熊请客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目标描述:结合“小熊请客”的具体情境,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编出4的乘法口诀,理解相邻几句口诀之间的关系。掌握4的乘法口诀,会用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口算,能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学习内容分析:很多小朋友都吃过糖葫芦,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科书创设了“小熊请客”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需要多少个红果”的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探索糖葫芦的串数与所需的红果个数的对应关系,为编制4的乘法口诀做准备。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在运用4的乘法口诀计算时,善于寻求简洁方法;在编制4的口诀中,体会探索的乐趣,在与同学的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4的乘法口诀,会用4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难点:编制4的乘法口诀,并能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效果评价 导入新课 1.复习旧知(1)把乘法口诀补充完整,再写出两个乘法算式。(2)找出得数最大的星星。 3.导入新课师:秋天到了,小熊家种的红果树丰收了,树上结满了又红又大的果子。小熊今天想请咱们班同学到他家做客,想吃吗?学生:想吃。板书课题:小熊请客 通过复习旧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为后面学习新的知识做准备。通过交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 探究新知 任务一:数一数,填一填师:你瞧,小熊已经串好了两串红果。课件出示:师: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一串有4个红果。师:2串呢?学生:2串有8个红果。师:想一想,如果制作9串一共需要多少个红果?数一数,填一填。1串有几个红果?2串呢?……课件出示:学生独自数一数,然后汇报,师生共同完成表格。师:观察表格中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每增加1串,红果的个数就增加4。 通过交流,培养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数一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其规律性,初步感受糖葫芦的串数与红果之间的对应关系。 老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是否掌握本环节内容,并给予及时的鼓励与指导。 任务二:编出4的乘法口诀师:一串有4个红果,也就是几个4?课件出示:学生:1个4师:1个4是4,用乘法算式怎样表?学生:1×4=4或4×1=4。师:想一想,4的第一个乘法口诀怎么编?学生尝试编口诀:一四得四。师:2串有8个红果,是几个4,用乘法算式又该怎么表示呢?课件出示:学生1:2串有8个红果,是2个4。学生2:2个4是8,乘法算式是2×4=8或4×2=8。师:4的第二个乘法口诀怎么编?学生:乘法口诀是二四得八。师:3串呢?课件出示:学生1:3串有12个红果,是3个4,乘法算式是3×4=12或4×3=12。学生2:乘法口诀是三四十二。师:根据上表,请打开书38页编制剩余4的乘法口诀。完成后,同桌互换,互相检查,如果发现有错,及时告诉同伴改正。提醒:在编制乘法口诀时,口诀中“几十几”中的“十”不能漏写。学生独自编口诀,然后同桌相互检查,最后集体展示交流。学生独自完成,然后展示反馈。师:一起读读自己编的4的乘法口诀。学生按顺序齐读。师:这些都是4的乘法口诀表示求几个4相加得多少。 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根据图意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感受其特点,为后面编口诀打基础。用同样的方法编制乘法口诀,初步培养迁移类推和按规律识记的能力。 教师观察学生的活动参与程度和提取已有知识经验的能力,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 任务三:你觉得哪句乘法口诀不太好记师:读一读,说说4的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引导学生发现:(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