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三章 声 章末复习 思维导图 考点突破 考点一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振动停止, 停止。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 。 声的传播需要 ,声不能在 中传播。声在介质中以 的形式向外传播。 声传播的距离与所用时间的比叫做 。一般来说,声在_____ 中传播得最快, 中次之, 中传播得最慢,在15 ℃空气中声速是 。 振动 发声 声源 介质 真空 声速 固体 液体 气体 340 m/s 物体振动的次数与所用时间的比叫做 。低于20 Hz的声叫做 ,高于20000 Hz的声叫做 。人耳能听到 ~ Hz的声。 频率 次声 超声 20 20000 典例突破 如图所示是神舟十三号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航天员在太空活动时必须借助无线电通信设备才能进行交谈,其原因是( ) A.太空中声音传播速度太慢 B.太空中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 C.太空中航天员声带不会振动 D.太空中没有阻碍,声音响度太大 B 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该实验是为了说明( ) A.液体能够传声 B.装水的容器能够传声 C.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 D.水也可以作为声源 C 考点二 声音的特性 声音的 叫做音调。音调是由声源的振动 决定的。频率 的声音音调高,听起来尖细;频率低的声音音调 ,听起来低沉。 高低 频率 高 低 声音的 叫做响度。影响声音响度大小的因素:① 的大小;②人与声源的 ,人离发声体越远,声音能量越分散,听到的声音就越小。 (1)日常用语中声音的“高”“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含义不是唯一的。(2)物理学中的用语要求清楚准确,含义唯一,不能产生歧义。在物理学中,声音的“高”“低”只用来描述 ,而声音的“大”“小”只用来描述 。 大小 振幅 距离 音调 响度 声音的 (特色)叫做音色。 音色是由发声体的 、 等因素决定的。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曲子,根据 不同就能够分辨出是什么乐器演奏的;音调和响度相同的不同声音, 不同,其波形也不同。 品质 材料 形状 音色 音色 典例突破 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们能够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B.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的声音的响度太小 C.歌唱演员“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响度大 D.敲锣时用力越大,它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 C 如图所示是声波的四种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D.琴声和歌声能在空气中传播 D 考点三 噪声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来源于 振动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一切 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是噪声。 杂乱无章的不规则 干扰 人们以 (符号: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 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声音不超过 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声音不超过 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声音不超过 dB。 控制噪声的方法:(1)在 处减弱; (2)在 中减弱; (3)在 处减弱。 分贝 2.90 70 50 声源 传播过程 人耳 典例突破 在经过居民区的高速公路两旁设置隔音板,这是利用哪一种途径减弱噪声( ) A.防止车辆产生噪声 B.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 如图为学校附近常见的控制噪声标志,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与图示方法相同的是( ) A.观看电影时将手机调为静音 B.上课时关闭教室门窗 C.工人戴上防噪声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