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657391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复习课件(共37张PPT)

日期:2024-05-1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7次 大小:4757228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4课,古代诗歌四首,复习,课件,37张,PPT
  • cover
(课件网) 4 古代诗歌四首(复习) 诗歌体裁 《观沧海》是四言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绝句 《次北固山下》是律诗 《天净沙·秋思》是散曲 观 沧 海 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建安五年(200),在官渡大败兵强地广的袁绍,此后逐渐统一了北方。善诗歌,有《步出夏门行》《蒿里行》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 诗歌背景 公元207年,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北方边塞地区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基本统一了北方;九月,他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朗读诗歌 东临碣[jié]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dàn]澹,山岛竦[sǒng]峙[zhì]。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sè],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zāi],歌以咏志。 观沧海 注释: 碣石:碣石山 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竦峙:耸立 萧瑟 :风吹动树木发出的声音 若:好像 星汉:银河 译文 策马东来,登上碣石,我要饱览这大海的壮观。 海面浩渺,水波荡漾,突兀耸立的山岛,最先跃入眼帘。 岛上的树木,一丛丛生长着,百草丰茂繁密。 大海在萧瑟秋风中,汹涌起伏着不尽的波澜! 太阳和月亮昼夜不停运转,都是大海吐纳的; 天上的银河,星光璀璨,好像也都出生于大海广阔的胸间。 啊!今日我观赏大海,真是幸运到了极点,且让我引吭高歌,倾吐宏伟的心愿。 问题探究 1.全诗以哪个字统领全篇?作者描绘了哪些景物?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观看到的景物有:沧海、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日月、星汉。 问题探究 2.全诗分为几层?哪些诗句是写实的?哪些诗句是虚写的?这是什么写作手法? 第一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交代观海的地点,“观”字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动静结合。(实写)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虚写) 问题探究 3.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诗人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夸张、互文的手法,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伟的抱负。 诗歌情感 本诗借景抒情,诗人以洗练的笔法,神奇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月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宏伟抱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生活在盛唐,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世称为“诗仙”。与杜甫合称“李杜”。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夸张。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构成其诗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等。 诗歌朗读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诗意: 柳絮已经落尽,杜鹃鸟在不停地啼鸣, 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条溪水。 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 它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的西边。 问题探究 1.“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描写了“杨花”和“子规”。 作用:①点明了时令是“暮春”。 ②表现了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 飘零流落之感。 伤感 问题探究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