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662029

第3节 耳和听觉(课件 48张ppt)

日期:2024-06-14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2次 大小:931445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3节,听觉,课件,48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 第3节 耳和听觉 学习目标 1.知道耳的结构及耳的各部分功能。 2.能说出听觉的形成过程。 3.知道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知道声音的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动幅度有关;知道不同发声体的音色是不同的。 4.了解噪声的来源,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的途径,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知识点1 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 重点 1.耳的结构及功能 耳的结构,如图所示。 结构 组成 功能 外耳 耳廓 收集声波 外耳 外耳道 传导声波,声波进入外耳道后撞击鼓膜 中耳 鼓膜 接收声波产生振动,并带动鼓室内的听小骨振动 鼓室 位于鼓室内的听小骨把声音放大后传入耳蜗 咽鼓管 连通鼓室和咽部,使鼓膜内外空气压力保持平衡 内耳 前庭 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保持身体平衡 半规管 耳蜗 内有液体和听觉感受器,能接受声音振动刺激,产生信息 人听到声音的两种途径 (1)空气传导:通常人听到的声音是由空气传到人耳的。 (2)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神经,引起听觉。 3.影响听觉的因素 (2)器官损伤:听觉器官的某一部分受到损伤,会使听力下降,甚至失聪。 助听器也很难起到作用。 4.耳能保持身体平衡 (1)耳有保持身体平衡作用的原因:内耳的半规管、前庭中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 (2)晕车、晕船、航空病的原因:内耳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过于敏感,且受到过长或过强的刺激。 科学与生活 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开嘴,坐飞机时嚼口香糖等,都是通过咽鼓管使鼓膜内外压力相等,从而达到保护鼓膜的目的。 典例1 随着手机的广泛普及,随处可见“低头族”,长期用耳机听音乐可能会损伤对声波敏感的细胞,使听力下降,上述细胞位于( ) A.外耳道 B.鼓膜 C.耳蜗 D.咽鼓管 C [解析] 外界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这样就产生了听觉,因此对声波敏感的细胞位于内耳的耳蜗。 知识点2 声音的特性 重难点 1.音调 (1)概念: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2)教材第54页活动: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塑料尺划过木梳 拿一把塑料尺,让它从木梳的齿上划过 快速划过木梳 木梳齿振动比较快,发出的声音较高 慢慢划过木梳 木梳齿振动比较慢,发出的声音较低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钢尺的振动 伸出桌面的部分较短 钢尺振动较快,发出的声音较高 伸出桌面的部分较长 钢尺振动较慢,发出的声音较低 实验 结论 声音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音调就越高 续表 拓展 音调不同的声波波形图 (3)频率 ④如图是人和一些动物的听觉和发声的频率范围 ⑤超声波与次声波的应用 应用 超声波 ①B超检查(检查人体内部器官情况和孕妇腹中胎儿的发育情况);②粉碎人体内结石;③超声波金属探伤仪;④声呐及回声探测仪;⑤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次声波 ①探知核爆炸和导弹发射情况;②预报地震、海啸、台风等(这些自然灾害中伴有次声波) 典例2 如图甲,大一点的编钟发出声音的音调一般都比较____(选填“高”或“低”),这是因为大一点的编钟振动得比较____(选填“快”或“慢”)。如图乙,手指润湿 低 慢 降低 [解析] 大一点的编钟质量大,不容易振动,振动得较慢,频率较小,所以大一点的编钟发出声音的音调一般都比较低;手指润湿后摩擦杯口,杯子振动发声,再加入一定的水,杯子和水的质量变大,振动变慢,所发声音的音调会降低。 后摩擦杯口,杯子振动发声,再加入一定的水,所发声音的音调会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 例题点拨 2.响度 (1)定义:&1& 特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