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667238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朱码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1次 大小:13038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江苏省,学期,答案,试卷,历史,月月
  • cover
九年级素质调研历史试卷 温馨提示: 本次考试分试卷和答题卡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规定区域内,写在试卷上,答题无效。测试时间50分钟,满分5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每题2分,共20分) 1.人类早期文明最先诞生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下列有关成就搭配正确的是 A.古代印度文明:种姓制度和佛教 B.古代埃及文明:金字塔和楔形文字 C.古代中国文明:分封制度和太阳历 D.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汉谟拉比法典》和象形文字 2.综合下列所示信息,最适合探究的主题应是 特点:等级森严;带有强烈的神权色彩。 相关谚语:“贵族永远是贵族,永远享受特权;贱民永远是贱民,活在最底层。”“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小偷的儿子永远是小偷。” A.古巴比伦的奴隶制度 B.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C.希腊的民主政治制度 D.古代罗马的法治制度 3.“公元2世纪,罗马的道路系统几乎遍及帝国全境,东起幼发拉底河,北达苏格兰低地。”修建道路的目的是 A.推行民主政治 B.适应对外扩张 C.巩固法制传统 D.促进民族交融 4.探寻文明足迹,感受历史辉煌。著名学者余秋雨曾进行过一次“千禧之旅”,从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开启旅程,到中国的万里长城完美收官。在“欧洲文明的发祥地”,他可以看到的建筑是 A.金字塔 B.帕特农神庙 C.狮身人面像 D.巴黎圣母院 5.如图是欧洲某个国家的发展历程,这个国家是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法兰克王国 6.如图可以用来解释中世纪西欧 庄园经济 B.手工工场 C.文艺复兴 D.“三角贸易” 7.日本某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用“遣唐使把中国搬到了日本”来形容日本对隋唐文化的移植。这次“文化移植”使日本发生的实质变化是 A.引进了隋唐的先进制度 B.幕府掌握了实权 C.日本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D.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8.中世纪的阿拉伯地理学家,不仅发扬了希腊地理学,而且将不断进步的地图说、地球经纬度、准确的制图术甚至将处于世界前沿的天文学、数学、造纸术、磁针罗盘等传入西方。这反映阿拉伯人 A.开创了东西方的贸易通道 B.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化 C.推动了亚非人民友好往来 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9.在一份学生的课堂笔记中有如图示。该图示中A和B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①西欧庄园 ②城市法庭 ③租地农场 ④手工工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小明同学在课堂上用语言描绘了三角贸易的情况:欧洲启航(携带手工业制品)→非洲(掳获黑奴)→美洲(出售黑奴)→回到欧洲(带回贵金属)。这一表达反映出该贸易的特点是 A.野蛮性 B.平等性 C.自由性 D.互利性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1小题8分,第12小题10分,第13小题12分,共计30分)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文明的交流】 材料一 通过远征而形成的欧、亚、非三洲一体的希腊化世界,对沟通希腊和埃及、西亚、中亚以至印度的商业贸易,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希腊化各国的君主改变了以往东方宫廷和国库贮藏巨额金银的习惯,将大量金银铸成货币以利流通,形成了一种融合东西方特色的新兴经济…… 【文明的传承】 材料二 阿拉伯艺术同文学一样绚丽多彩,集中体现在清真寺的建筑结构和装饰上。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它不断吸收希腊、波斯、印度、两河流域和埃及的古建筑特色,逐渐形成了阿拉伯—伊斯兰建筑艺术。……阿拉伯地处欧、亚、非三洲要冲,在沟通东西方文化上起着特殊的作用。 ———摘编自黄运发《略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成因、成就和世界影响》 (1)阅读材料一,写出材料一中“远征”事件的名称。(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希腊化世界”产生的影响。 (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阿拉伯文化的特征。(2分)结合所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