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670370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6次 大小:3394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文言文
  • cover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文言文阅读训练 (一) 甲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文: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丘舍去(shě) B.尊君在不(bù) C.俄而雪骤(zhòu) D.未若柳絮因风起(xù)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陈太丘与友期行 (2)下车引之 (3)与儿女讲论文义 (4)撒盐空中差可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待君久不至,已去。 (2)白雪纷纷何所似? 4.学习甲文,你明白了 道理;乙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 的家庭氛围。 (二)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合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②?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②欤:句末语气词。 5.解释下列各项中画横线字的意思。 (1)尊君在不 (2)下车引之 (3)恐其自食其言也 (4)故人来,方与之食 6.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期/日中 B.对子/骂父 C.下车/引之 D.故人至/暮不来 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8.两文表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读两文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三)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 方正》) 【乙】 周宅酆、镐①,近戎人。与诸侯约,为高葆②于王路③,置鼓其上,远近相闻。即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尝至,幽王击鼓,诸侯之兵皆至,褒姒大说,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兵数至而无寇。至于后,戎寇真至,幽王击鼓,诸侯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于骊山之下,为天下笑。 (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酆、镐(hào):古代地名,周朝曾经建都在这两个地方。②高葆:堡垒一类的建筑物。③王路:大路,官道。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相委而去( ) ②元方入门不顾( ) ③褒姒大说( ) ④为天下笑(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与诸侯约,为高葆于王路,置鼓其上。 11.《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方正是指人的行为、品行正直,合乎道义。甲文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出陈元方的“方正”? (四) 【甲】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