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671237

2024年新教材高考地理第二轮专题练习--技法五专项练(含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4次 大小:12996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4年,练习,专项,技法,二轮,专题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新教材高考地理第二轮专题 技法五专项练 (2023·湖南衡阳二模)有研究表明,昼夜温差小有利于蛋白质的积累,弱筋小麦蛋白质含量高。河南省淮滨县地处淮河流域,农民种植小麦历史悠久。当地5月降水较多,利于弱筋小麦生长,当地却少有种植。2006年,当地政府抓住国内外弱筋小麦供不应求的时机,推动农民从外地引种弱筋小麦,但农民种植热情不高。2020年,当地政府通过引进多家知名食品企业入驻并采用股份合作等方式让农民参与第二、三产业,之后农民种植热情高涨。目前淮滨县弱筋小麦的种植面积占比达90%。据此完成1~3题。 1.淮滨县5月降水多利于弱筋小麦生长,是因为较多的降水能(  ) A.减少大气颗粒物 B.降低白天温度 C.增强地面辐射 D.增强大气散射 2.与2006年相比,2020年农民种植弱筋小麦热情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市场需求增加 B.单产提高 C.种植技术提高 D.收入增加 3.多家知名食品企业入驻,直接导致淮滨县农业(  ) A.商品率提升 B.种植结构改变 C.耕地面积扩大 D.机械化水平提高 (2023·河北保定二模)北极附近的多年冻土是世界最大的陆地有机碳库,随着气候变暖,冻土融化,大量有机碳从冻土中释放,并在河流的溶解和搬运作用下随河汇入北冰洋,构成全球碳循环的重要一环。近二十年间,勒拿河有机碳年均输出量明显增大,约为鄂毕河与叶尼塞河之和。图1示意西伯利亚地区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的分布,图2示意勒拿河有机碳输出量的季节变化,据此完成4~5题。 图1 图2 4.勒拿河春季有机碳输出量最大的根本原因是(  ) A.径流量增大 B.冻土融化 C.气温升高 D.降水增多 5.近年勒拿河有机碳输出量相较另外两条河增大最明显,主要因为其流域(  ) A.面积更大 B.冻土活动层更厚 C.年均气温更高 D.年降水量更多 (2023·河北张家口二模)植物群落的稳定性是指其抵抗干扰以及在干扰消除后恢复的能力,大多情况下与物种的多样性呈正相关。如果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则植物多样性降低;若种间竞争减弱,则植物多样性升高。图1示意黄土高原植被带分布,图2示意黄土高原不同植被带中草地群落的稳定性指数,指数越大,稳定性越高。据此完成6~8题。 图1 图2 6.黄土高原形成多种植被带,主要是因为该地(  ) A.纬度跨度大 B.相对高度大 C.干湿度差异大 D.土壤类型多样 7.与森林草原带相比,森林带中草地群落稳定性较弱,主要是因其(  ) A.植物多样性更好 B.植物物种竞争强 C.植物生物量更多 D.植物物种差异小 8.全球变暖背景下,黄土高原稳定性增强的草地群落最可能位于(  ) A.森林带 B.森林草原带 C.草原带 D.草原荒漠带 (2023·河南濮阳一模)露是指空气中水汽凝结在地物上的液态水。库布齐沙漠北缘与黄河河岸之间生态过渡带年均温5.6 ℃,降水集中在7—9月,年平均风速4米/秒。某学者在该过渡带选取沙丘进行研究,并绘制出8月15—29日沙丘不同部位露水凝结量与昼夜温差关系图(如图),其中,图中显示期间沙丘和丘间地露水凝结量的变化趋势和昼夜温差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与空气中含水量的变化趋势关系不明显。据此完成9~11题。 9.研究发现沙丘顶部露水凝结量比沙丘其他部位少,主要是由于沙丘顶部(  ) A.温度较低 B.面积较小 C.植被较少 D.风速较大 10.沙丘和丘间地露水凝结量变化趋势与昼夜温差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主要原因是图中显示期间(  ) A.太阳辐射较强 B.降水量较大 C.西北风风速较大 D.沙丘流动较快 11.该地丘间地植被较两侧沙丘坡面少,这将导致丘间地露水形成时间比两侧沙丘坡面(  ) A.早 B.晚 C.时间相同 D.无法比较 (2023·江苏苏锡常镇四市二模)敦煌莫高窟开凿于鸣沙山东麓大泉河西岸的砾石层崖壁上,这里至今仍保存着自北凉至元代一千年间建造的735座石窟。下图为莫高窟河段地貌示意图。据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