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化学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正确掌握计算的格式和步骤。 2、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化学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比,初步理解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和量的关系。 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进行思维的良好习惯和熟练的计算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教学难点 1、物质间量的关系;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要领及关键。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明确目标 <微课导入> 微课中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和意义得出质量之比 C + O2 =点燃= CO2 12 32 44 6 ( ) ( ) ( ) 64 ( ) 引导学生得出问题答案,分析得出答案的原因。 <小结>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质量之比可以根据已知量求出未知量,引出利用化学方程式的单计算 自主学习 互助释疑 <预习展示> 出示预习的思维导图,利用展台让学生展示自己预习时的思维导图并为其他学生进行讲解。 <教师出示预习展示> 1、设未知量 2、写出化学方程式 3、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4、列出比例式 5、计算出结果 6、简明地写出答案 <出示例题1> 例题1:加热分解6.3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学生活动> 师友之间进行思考、讨论、交流得出答案,一人进行板演 <教师小结> 根据板演和学生答题情况进行总结 合作探究 互助提高 <学生活动> 小组进行共同的那个探讨,根据第一道例题共同解答例题2 例题2、工业上,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5.6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 <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 根据板演和学生答题情况进行总结 精讲点拨 互助拓展 <教师活动> 根据两道例题讲解本节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设未知量时一定要注意质量单位,已知量和未知量单位不一致的,先换算成一致的在进行计算。 2.化学方程式一定要注意配平,标明反应条件、气体、沉淀符号,注意化学方程式的完整性。 3.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在相应的化学式下,一定要注意用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化学式前的系数,已知量和未知量写在相应相对分子质量的下边。 4.计算结果的小数位保留按题中要求进行,若题中没有要求,又除不尽时,一般保留一位小数 知识梳理 达标检测 1、谈谈你本节课的收获 <学生活动> 学生根据本节所学内容谈一谈自己有哪些不足,有哪些是你本节课的收获 2、学生运用智慧课堂进行达标检测 <教师活动> 进入12study.cn智慧课堂出示本节的达标检测习题。 前两道题运用随机点人方式进行答题,后两道运用定时答题方式进行答题,然后进行统计对错,找对的同学为错误学生进行讲解。 <学生活动> 学生运用平板电脑登录伟东平台,然后进入同步课堂进行答题。 <平台试题> 1.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依据是( ) A.化学方程式表示了一种反应过程 B.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物和生成物各是什么物质 C.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前后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D.化学方程式反映了各物质的组成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解题的步骤是( ) ①正确地写出化学方程式 ②列比例式,求未知量 ③写已知物和待求物之间的质量比 ④设未知量 ⑤简明地写出答案 A.①③④②⑤ B.④①③②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④③②⑤ 3.电解水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 ) A.2:1 B.4:8 C.1:8 D.1:16 4.在2A+B===2C反应中,已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4,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16 g B.16 C.32 g D.32 作业 制取16克氧需要高锰酸钾、氯酸钾和过氧化氢各多少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