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677802

5 秋天的怀念 教学课件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9次 大小:4174989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秋天,怀念,教学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十九岁,花儿一样的年纪,1969年史铁生怀揣着梦想参加上山下乡运动,自愿到陕北延安农村插队,希望在那实现自我价值获得自我以及社会的认可,但是命运却和史铁生开了一个玩笑。1972年,患有先天性脊椎裂的史铁生因长期劳作犯了腰病,并导致他在二十一岁时高位瘫痪。 1973年,他的母亲也因病去世。面对这样的人生局面,史铁生是否能好好地活下去呢?时隔近十年,史铁生鼓起勇气拿起笔写起那时的母亲和自己。让我们通过《秋天的怀念》,进入二十一岁时史铁生的生活。 新课导入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1.积累“瘫痪”“憔悴”“诀别”“烂漫”等词语,了解文学常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训练朗读技巧。(重点) 3.整体感知,练习概括文意。 4.情节和细节中提取人物形象。(重点、难点) 学习目标 tān huàn qiáo cuì xù dao xiǔ 瘫 痪 憔 悴 絮 叨 整 宿 shì nòng jué bié yāng qiú 侍 弄 诀 别 央 求 tù xiě fǎng shàn 吐 血 仿 膳 预习检测 2.根据词义,用下列词语造句 (1)翻来覆去:来回翻身;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2)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嗦、唠叨。 (3)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外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预习检测 翻来覆去: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 絮絮叨叨:老年人总是记性不好,有时还总是絮絮叨叨的。 喜出望外:今日我真是喜出望外,因为我看到了仰慕已久的大明星。 史铁生(1951———2010),生于北京,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病隙碎笔》《合欢树》等。 作者简介 听读音频 1. 注意下列重点词语读音: 瘫痪 吐血 憔悴 絮絮叨叨 诀别 烂漫 泼泼洒洒 央求 2.在语气发生变化的部分做标注(如:低沉、激烈、悲痛等) 3.给第一段做朗读标注(重音· 停顿ˇ 连接^ 延长——— 上升↗ 下降↘),并结合刚才标注的语气示范朗读。 课堂探究 1.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写下来。 本文主要讲了一个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好好活下去的故事。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 2.默读课文,说一说课文围绕着“我”和母亲写了哪几件事,用简洁语言标注在书上。 课文写了四件事: ①“我”发脾气时,母亲抚慰“我”。 ②母亲为了“我”隐瞒病情。 ③母亲央求“我”去看花。 ④母亲的临终嘱托。 人物形象 暴怒无常 1.“我”双腿瘫痪后,脾气怎样?体现在哪里? ①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 ②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③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 人物形象 ①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②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 ③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母亲慈爱、宽容、细心、善良、乐观、坚强、伟大、无私 2.面对这样的儿子,母亲又是怎样做的呢?你觉得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在文中圈点勾画,并做批注) 3.品读第三段,母亲是怎样对待儿子、表达对儿子的爱 人物形象 “挡在窗前”———怕儿子触景生情 “央求般的神色”———母亲的执着 “一会坐下,一会站起”———为儿子愿意看花而产生的难以抑制的喜悦之情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细心、体贴 拓展阅读 几十年后,回忆起母亲,史铁生写下了这么一段话。请读一读,说说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那时的我,作为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着想,我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她有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