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682101

第14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件 (共29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日期:2024-06-2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5次 大小:3762218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历史,纲要,中外,必修,2019,统编
  • cover
(课件网) [课程标准] 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了解这一时期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重点难点】 1.重点:明清经济的发展;明清思想的发展与进步;明清时期的文艺与科技 2.难点:明清经济的发展;明清思想的发展与进步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时空坐标 1368年 明朝建立 1644年 明朝灭亡 清军入关 1840年 鸦片战争 落日余晖 明朝时期,辣椒、土豆、玉米等食物传入中国,改变了中国人的饮食结构。 张骞通西域:黄瓜、芝麻、核桃、胡椒、香菜、蚕豆、葡萄、石榴、西瓜 东汉至宋元:菠菜、茉莉、胡萝卜、南瓜、棉花 新航路开辟:玉米、甘薯、向日葵、西红柿、辣椒、菠萝、马铃薯、花生 外来物种 ④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1、农业的新变化 ① 高产粮食作物玉米、甘薯的推广种植,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② 江南等地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 ③ 经济作物品种繁多,种植广泛。 美洲作物传入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影响:①促进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 ②促进人口增长和人口流动; ③改变人们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 ④土地资源过度开发,破坏自然环境。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2、手工业的新变化 ② 明后期,南方的一些行业出现新的经营方式(开设工场),雇人生产。 ① 各行业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资金、生产资料所有者(机户出资) 出资经营 赚取利润 手工工场 出卖劳力 领取工资 自由劳动者(机工出力) 材料一: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户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③地区性分工更加明确,手工业生产专业化; ④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明中叶以后)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资本主义萌芽】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 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小农经济阻碍 具体原因: (1)生产资金不足:土地买卖制度和高额的地租收入吸引地主和商人将赚来的钱大量用于买房置地,严重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2)国内市场狭小:自然经济的封闭性使农民极度贫困,无力购买商品,造成了国内市场狭窄。 (3)国际市场缺乏:海禁以及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 (4)自由劳动力不足:小农经济下,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 (5)国家政策不利:“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和工商业的发展。 (6)科学技术落后:受传统观念习俗的影响,自然科学和技术不能与生产直接挂钩。 晋商遗产:乔家大院 王家大院 徽商遗产:徽商大宅院 市镇 景德镇 汉口镇 朱仙镇 佛山镇 盛泽镇 (苏州) 乌泥泾镇 (上海) 合溪镇(湖州) 主要行业 制瓷 交通 交通 冶铁 丝织 棉纺织 木炭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3.商业的发展 ①新航路开辟后,白银大量流入,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②长途、大额贸易的发展; 美洲等地白银大量流入中国,逐渐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③形成区域性商人群体(徽商、晋商); ④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兴起。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4、局限 牛顿 康熙 华盛顿 乾隆 拿破仑 嘉庆 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 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 思想上: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外交上: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 东方 西方 政治上:专制统治日益僵化 经济上:小农经济占优势 思想上:传统思想较为浓厚 外交上:海禁与闭关自守 迟滞不前 近代工业文明 农业商品化 手工业新式化 商业群体化 商品 经济 发展 市民阶层 发展壮大 思想文化的新因素 “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