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683440

中职《机械制造基础(第4版)》(人邮版·2022)第一章 工程材料 同步课件(共34张PPT)

日期:2025-04-11 科目: 类型:课件 查看:44次 大小:29071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工程,34张,课件,同步,材料,中职
  • cover
(课件网) 第一章 工程材料 理解金属材料的常用机械性能指标。 了解常用金属材料的种类和用途。 熟悉材料选用的基本原则。 熟悉热处理的目的和意义。 熟悉热处理的分类和用途。 熟悉常用热处理方法的工艺特点。 1.1 材料的机械性能 1.1.1 材料载荷的形式 1.拉伸 拉伸是物体最常见的一种受力形式。其特点为受力方向沿着物体轴线,且受力方向相背离。桥式起重机上的钢丝绳在吊起重物时主要承受拉伸作用。 2.压缩 压缩与拉伸一样,受力方向沿着物体轴线,但是受力方向相对。大型零件的底座在工作中都要承受自身重量带来的压力。万吨水压机就是通过压力来使工件成形的。 3.弯曲 当物体受到垂直于其轴线的横向外力作用时,轴线将由直线变为曲线,这就是弯曲。起重机的起重臂、车床上加工的轴都是承受弯曲变形的实例。 4.剪切 剪切的物体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不在同一直线上并且作用距离很近的一对力的作用。剪切力将使物体沿着剪切面发生错动而导致物体破坏。 例如,螺栓连接或铆钉连接的两个零件在工作时都要承受剪切力。 5.扭转 扭转的物体受到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面垂直于轴心线的外力偶的作用。转动汽车转向盘、攻丝都是扭转的实例。 在实际应用中,零件的受力情况都比较复杂,通常要同时承受多种力的作用。汽车传动轴,在工作时要同时承受拉伸、弯曲和扭转等作用。这就要求该轴具有良好的结构设计、较高的强度。 1.1.1 材料的常用机械性能 1.材料的强度 (1)强度的概念。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不可恢复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2)强度的测定。一般以抗拉强度作为最基本的强度指标。低碳钢材料的强度大小通过拉伸试验来测定。试验时,按国家标准规定,将试样两端夹在试验机的两个夹头上,随着负荷P的缓慢增加,试样逐步变形并伸长,直至被拉断为止。 (3)应力的概念。在载荷P作用下,试样内部产生的大小与外力相等的抵抗力称为内力。单位横截面积上的内力称为应力,用 表示,单位为Pa(或Mpa,1Mpa=106Pa) (4)抗拉强度。钢材拉伸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内部晶粒重新排列,抵抗变形能力重新提高,直至应力达最大值。此后,钢材抵抗变形的能力明显降低,并在最薄弱处发生较大的塑性变形,此处试件截面迅速缩小,出现颈缩现象,直至断裂破坏 (5)屈服强度。材料拉伸时,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后,变形增加较快,此时除了产生弹性变形外,还产生部分塑性变形。当应力达到某一数值后,塑性应变急剧增加,这种现象称为屈服。这一阶段的最大、最小应力分别称为上屈服点和下屈服点。由于下屈服点的数值较为稳定,因此它被作为材料抗力的指标,称为屈服点或屈服强度,用 s表示。 2.材料的硬度 (1)硬度的概念。硬度是指金属材料抵抗硬物体压入的能力,或者说金属表面对局部塑性变形的抵抗能力。 (2)布氏硬度(HB)。将一定直径的淬火钢球以规定的载荷P压入被测材料表面,保持一定时间后,卸除载荷,测出压痕直径d,求出压痕面积S,计算出平均应力值,以此作为布氏硬度值的计量指标,并用符号HB表示,单位为N/mm2。 (3)洛氏硬度(HR)。测量洛氏硬度时,将压头(金刚石圆锥体或钢球)压入试样表面,经规定时间后,卸除主试验力,由测量的原残余压痕深度增量来计算硬度值,以符号HR表示。 洛氏硬度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压痕小,可用于成品和薄形件;缺点是测量数值分散,不如布氏硬度测量准确。 3.材料的冲击韧性 (1)认识冲击载荷。金属材料的强度、硬度、塑性都是在静载荷情况下测定金属材料承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静载荷是指被测金属所受的载荷从零逐渐增加到最大值。 (2)冲击韧性的概念。冲击韧性是指金属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