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684285

第四章 4.2 平面直角坐标系(2) 课件(共26张PPT)+教案+单元整体教学分析

日期:2024-05-20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9次 大小:310652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四章,PPT,教学,整体,单元,教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分课时教学设计 第3课时《4.2 平面直角坐标系(2)》教学设计 课型 新授课口 复习课口 试卷讲评课口 其他课口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根据图形的需要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并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图形.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数轴、有序数对、直角坐标系之后进行学习的,为学生探究如何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奠定了基础.平面直角坐标系为后面研究函数的图形提供了有力的基础,对图形的设计、复制等具有应用价值,在教材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学习者分析 学生在初一已经学习了数轴,并具有一定的数形结合意识,且经过一年的初中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空间学习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多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共同探究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启发学生形成解题思路. 教学目标 1、会在实际情景中,用坐标表示地点的位置. 2、会根据所要表示的图形的需要建立直角坐标系,并用坐标表示图形上的点. 3、会用确定坐标、描点、连线的方法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出简单图形. 教学重点 根据要表示的图形的需要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并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图形. 教学难点 例3的思路比较复杂,需要学生有较高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情境引入教师活动1: 教师活动1: 在实际生活中,经常需要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通过坐标来描述某个图形或物体的位置与形状. 学生活动1: . 学生独立思考,举手回答问题,教师进行评价和讲析. 活动意图说明: 复习导入有利于衔接新旧知识,提高学习效率.通过旧知识引入新的知识有利于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亲自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能提高对数学结论的认可程度.环节二:新课讲解 合作探究 如图, 长方形ABCD的长宽分别是6 , 4 , 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并写出各个顶点的坐标. 解: 如图,以点C为坐标原点, 分别以CD , CB所在的直线为x轴,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此时C点坐标为(0 , 0). 由CD长为6, CB长为4, 可得D , B , A的坐标分别为D(6 , 0), B(0 , 4),A(6 , 4) . 在上面的问题中,你还可以怎样建立直角坐标系?与同伴交流. 学生活动2: 学生独立思考,结合已学知识举手回答问题,教师进行评价和讲析 学生认真听讲,让学生意识到由于所建立的直角坐标系不同,图形上的点的坐标表示也将不同 学生认真听讲,结合图像认识象限 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数形结合,探究如何根据图形的需要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让学生意识到在建立直角坐标系时要有所选择,尽量使所要表示的点的坐标变得简单,发展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使学生亲自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能提高对数学结论的认可程度.环节三:例题讲解 例1 对于正方形ABCD,建立如图的直角坐标系。写出A、B、C、D各顶点的坐标。如果把x轴往下平移2个单位,那么A、B、C、D各顶点坐标在新坐标系中将怎样变化? A、B、C、D各顶点坐标为A(-2,-2),B(2,-2),C(2,4),D(-2,4) 如果把x轴向下平移2个单位,A、B、C、D各顶点坐标为A(-2,0),B(2,0),C(2,4),D(-2,4) 观察:平移后的坐标与原坐标有何关系? 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加2 如图所示,长方形ABCD的长与宽分别是6,4,下面两图是用什么方式建立直角坐标系的? 以上两种选取坐标系的方式都是以矩形的某一个顶点为坐标原点,矩形的相邻两边所在直线分别作为x轴、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的. 这样建立直角坐标系的方式还有两种,即分别以A,B为原点,矩形两邻边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方式吗 平面直角坐标系建立得适当,可以容易确定图形上的点,例如以矩形的两条边所在的直线为坐标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又如以矩形的中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