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684438

六年级上册3.古诗词三首同步练习试题(原卷板+解析版)

日期:2024-05-1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68次 大小:3743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六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同步,练习
    3.古诗词三首同步练习试题-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明月别枝惊鹊(   ) A.别的树枝。 B.横斜的树枝。 C.离开树枝。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该句出自南宋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句意: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 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别枝,横斜的树枝。 故选B。 2.对《宿建德江》后两句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这两句诗借景抒情,非常鲜明地烘托出了诗人孤寂、愁闷的心情。 B.诗人看到,原野空旷辽阔,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心情更觉压抑。 C.倒映在清清江水中的明月更勾起了诗人的思乡愁绪,使他夜不能寐。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宿建德江》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译文:我把船停泊在暮烟笼罩的小洲,茫茫暮色给游子新添几分乡愁。旷野无垠远处天空比树木还低,江水清澈更觉月与人意合情投。 这是一首刻划秋江暮色的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诗中虽不见“愁”字,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C选项中作者并不是被明月勾起了思想愁绪,而是觉得明月与人亲近。 3.下列对句中加点字词的理解,有误的是哪一项( ) A.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绿草地) B.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朋友) C.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心神)向往] D.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独秀的一枝香花)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字词的理解。 A.绿茵:成片的绿色草地或庄稼等,也指草地足球场或足球运动。 B.硕大无朋:大得没有比得上的。形容极大。朋:比。 C.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驰:(心神)向往。 D.孤芳自赏:把自己看作仅有的香花而自我欣赏。比喻自命清高,自我欣赏。孤芳:独秀时的香花。 故选B。 二、填空题 4.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1.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1)诗句中的“ ”表明了地点是 ,“ ”表明了时间是 ,“客”交代了人物,诗中指的是 。 (2)“日暮客愁新”的意思是 。“客愁新”的原因是 。由此想开去,表达这种情感的诗句还有 。 2.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1)诗句运用 的修辞方法,把乌云比作“ ”,用“ ”形容白雨,有声有色。“未”字突出了天气变化之 ;“跳”和“乱”字,写出了暴雨之 ,雨点之 。 (2)你由这两句诗想象到的画面是: 【答案】 渚 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暮 傍晚 诗人 正是日暮时分,新愁不禁涌上心头 傍晚正是人们回家的时候,而诗人只能在停靠岸边的船上过夜,因此产生了新的羁旅之情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比喻 翻墨 跳珠 快 大 急 黑云像打翻了的墨水,还没来得及把山遮住,白亮亮的雨点便像撒落的珠子一样纷纷乱跳进船舱。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名句的理解与积累。 1.该句出自唐代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原诗: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羁旅之思。 首句中“移舟”就是移舟近岸的意思;“泊”,这里有停船宿夜的含意。“渚”表明了地点是水中间的小块陆地,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这一面是点题,另一面也就为下文的写景抒情作了准备。“日暮客愁新”,“日暮”显然,点明了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