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685167

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业设计

日期:2024-06-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2次 大小:12788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2,2023,学年,统编,语文,九年级
  • cover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业设计 一、单元分析 (一)课标要求 1.识字与写字: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2.阅读与鉴赏:养成默读的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在诵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和内容的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3.表达与交流:耐心专注地倾听;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请出去、连贯、不偏离话题。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人物面廊”这一中心,选编了四篇中外小说。它们风格各异,写法不同,都是写人的名篇,在人物刻面方面各有特色。 《孔乙己》是一篇典范的现代小说,善于截取横断面,选取咸亨酒店这一社会的一角,指写里面的各色人物,并以此为背景,烘托和刻面了孔乙己这样一个迂腐、可怜的 “苦人”形象。《变色龙》是一篇讽刺小说,善于运用夸张和对比的手法来表现人物的丑恶灵魂。本文语言风趣幽默,随着狗主人的身份来回转换,人物的立场也在左右摇摆,辛辣的讽刺就隐含在人物的对话和举止之中。《溜素》是一篇散文化的小说,善用短句,里面没有核心人物,也没有尖锐的冲突,更多的是通过人与自然环境的对比,凸显人物的英雄气概。《蒲柳人家》则更多地继承了中国传统的艺术手法,善于运用语言、动作以及 “外号”等传统艺术手法来表现人物性格,从文学源流上更接近《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章回体小说的风格和韵致,在当代文学中独树一帆。这四篇小说各自代表了不同的小说流派,呈现出百花齐放的风格样貌,是学生了解小说不同风格、把握小说艺术风貌的绝妙窗口。教学时既要抓住这几篇小说的个姓,又要注意其共性。 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多篇小说,特别是经过九年级上册小说单元的学习,对这一体裁已经比较熟悉。本单元的的阅读教学,要在梳理小说情节、把握人物形象的基础上,理解小说的主题及其社会意义,并进一步了解小说多样化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但本单元的课文,相比九年级上册的小说,无论是内容还是表现手法,都有所拓展和深化,理解起来更有难度。再加上,由于时代的不同,对生活也缺少体验、思考和感悟,对人物或主题的理解只能停留在比较浅的层次上;在语言赏析方面只有少部分同学感受力,理解力较好,能有深刻的体会,甚至可以学以致用。 二、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一)单元学习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并积累重要的作家作品及相关文学常识;积累本单元重点字词;关注并学习文中写人物用到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环境描写。 2.思维发展与提升:梳理小说情节,借助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明确人物形象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人物性格或形象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在此基础上,了解作品中折射的世态人情和时代风貌,理解小说主题,感受作品的社会意义,从而提升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3.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不同风格的小说写人手法的异同,品味欣赏小说的语言,把握小说的不同风格,提高文学鉴赏力;为所学习的人物写人物小传或续写故事情节。 4.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增加文化积累,增强文化自信,获得积极的人生启示。 (二)单元作业目标 1.了解并积累重要的作家作品及相关文学常识;积累本单元重点字词。 2.根据小说中的三要素,确定中心人物,找出环境描写的相应内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