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689637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教学反思

日期:2024-06-24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33次 大小:3020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 cover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热传递 5.热传导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单元“热传递”中的第一课 本课有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感受让身体热起来的方法 第二部分是思考热是怎么传到衣服或者板栗上的,此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具体的热传导的过程 第三部分是通过具体的实验探究热在金属中的传递方向,进一步解决在上一部分存在的质疑,并且用科学问题带领学生做了适当的检测性思考 第四部分是生活中热传导的事例,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起到进一步的知识应用效果。 二、教学反思 《热传导》是一节探究实验课,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探究热在固体中的传递方式--热传导,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设计实验探究热传导的基本特征:热沿着物体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并且了解不同物体热传导的能力不同,区分常见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本课在教学活动设计上以探究活动为核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精心设计、选择、提供有利于学生活动的有结构的材料,并创造性地选择和使用实验材料。 实验中我选取了生活中常见的易拉罐作为实验材料,将其剪成各种不同的形状,并在其上滴上蜡烛,借助蜡烛的融化来清楚的观察热在物体中的传递,由于易拉罐传递热的速度快,所以实验现象非常明显,学生很容易就得出了科学的结论 同时,易拉罐、蜡烛等在生活中随处都可见,所以学生课下继续进行研究时,就变得非常容易2、注重了动手之前的动脑活动 如先让学生分组设计实验,然后全班交流,修改、完善实验方案,使实验方案多样化、合理化;然后让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突出了动手之中的.动脑活动:实验结束后,各组汇报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并归纳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道理,注重了动手之后的动脑活动 3、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的平台 科学探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自主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善于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 在本课的课堂教学中遵循了这一理念,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的平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在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研究 总之,本节课注重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以此为出发点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达到了获得新知识的目的 6.热对流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新教材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光与色彩》第二课 本课逐渐深入地安排了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基于学生过往的知识与经历,围绕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的传播路径的共同特点进行讨论,提出问题 第二部分,通过两个探究活动,观察并发现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并根据光的这一特征,解释有关的自然现象,说明生活中人们对于这一特征的利用 第三部分,制作一个简单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进一步证明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印证我国古代学者墨子关于小孔成像的发现 二、教学反思 1.实验中用的红色色粉不要兑太多水,浓度太低颜色不够鲜艳,做实验的时候容易看不到明显的现象 如果怕不够,可以回收红墨水继续用 2.在滴加红墨水的时候,不要把滴管杵到烧杯底部,需要离底部一点点缝隙,杵到底部加墨水的时候由于挤压时力的作用会让红墨水在水里到处飙,不能在底部均匀的平铺开 3.胶头滴管要告知学生不能把墨水倒流进胶头里,虽然红墨水不腐蚀胶头,但还是要给学生培养正确的实验仪器用法 4.学生在描述这个现象的时候,都能描述出来,但对于水加热后受热部分和冷水部分在发生相对运动这个点,学生还是没有掌握的很好,学生只能说他们是在发生循环往复的运动,没有理解”相对运动”的概念,这一点还需要自己再去好好反思 7.热辐射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单元“热传递”中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