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693815

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2.3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含答案)

日期:2025-11-23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5次 大小:16522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微粒,离子,原子,质的,学科,构成
  • cover
2.3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 一、单选题 1.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只能由分子构成 B.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运动 C.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 D.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够再分 2.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经过了几代科学家的艰辛努力,直到现在仍在探索中。其中,行星模型的提出标志着原子结构的现代模型的问世,如图是锂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图中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4个中子。不能根据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得出的结论是(  ) A.原子始终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B.原子核的体积只占整个原子体积的很小一部分 C.构成原子核的粒子之间存在一种互相吸引的力 D.电子绕原子核沿一定轨道运动 3.下列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含金属元素的物质均由原子直接构成 B.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 C.在原子中,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相等 D.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分子也能分解成原子 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B.原子中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C.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电子 D.原子如果得到电子就变成阴离子 5.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保持不变 D.该图可示意CO与O2的反应 6.物质的构成是化学研究的内容之一,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NaCl B.Al C.金刚石 D.H2 7.建立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变小了 B.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质量、数目都不变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冰和干冰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8.据报道,上海某医院正研究用放射性碘治疗肿瘤,这种碘原子的质子数是53,相对原子质量是125,下列关于这种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核电荷数是53 B.核外电子数是53 C.中子数是53 D.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是125 9.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最外层得到电子后,一定不会引起改变的是 ①元素种类;②化学性质;③相对原子质量;④电子层数;⑤原子核.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10.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总是不停地运动 B.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 C.有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 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11.一种碳原子(原子核内由6个质子,6个中子)的质量是36a kg,R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b/3,则一个R原子的质量是 A.12ab B.ab kg C.12ab kg D.ab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B.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C.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而原子只能构成分子 13.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碳-12可以写成。1个的原子的质量为a千克,1个分子的质量为b千克,若以分子中的1个氧原子质量的1/16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 B. C. D. 14.氘原子的核内有l个质子和l个中子,氚原子的核内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们的质量相同 B.它们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C.它们同属于一种元素 D.它们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 15.根据如图三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三种微粒表示两种元素 B.①②所代表的微粒化学性质相似 C.②代表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 D.③代表的是金属元素 二、填空题 16.在“宏观”、“微观”、“符号”三者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根据所学,请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