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古生物的“遗产”———化石燃料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化学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钠由分子构成 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其本身质量不变,化学性质可以改变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灭火的途径之 D.天然气可以作燃料 2.下列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 ) A.甲烷 B.碳酸钠 C.二氧化碳 D.金刚石 3.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发展密切相连。下列说法或做法错误的是 A.向煤炭中加入石灰石或生石灰作为固硫剂制成型煤,防止二氧化硫污染 B.城市的“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后,作为化工原料,既保护环境又节资源 C.发生森林火灾时,开辟防火带的主要目的是开辟道路以利于输水灭火 D.近年来,许多城市禁止汽车使用含铅汽油,是为了避免重金属铅污染大气 4.能源和环保是当今世界的重大问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煤的燃烧不会污染大气 B.风能属于“绿色能源” C.天然气作燃料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 D.化石燃料的使用不会导致雾霾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在煤炉里燃烧时火焰呈蓝色,证明有二氧化硫生成 B.木炭、硫粉等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剧烈,证明氧气的含量决定了燃烧的剧烈程度 C.加热氧化铜和木炭粉混合物时看到粉末变红,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D.用点燃的方法验纯氢气时听到尖锐爆鸣声,证明收集到的氢气已经比较纯净 6.党的十九大提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下列相关做法错误的是 A.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B.为改善环境质量应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C.应有计划、合理地开采化石燃料 D.将生活垃圾和污水随意倒入河流中 7.人们常说的“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与一种气体物质的总排放量有关。这种气体物质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天然气 8.第46个世界环境日,中国确立的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少开私家车,鼓励绿色出行 B.在工业生产中采用低碳技术,降低能耗 C.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可以减少大气污染 D.为治理雾霾,全面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9.下列有关石油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属于混合物 B.属于化石燃料 C.只含碳元素 D.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10.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11.关于“蜡烛及其燃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蜡炬成灰泪始干”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B.蜡烛中含有的碳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燃烧产物中只有水属于氧化物 D.石蜡和太阳能都属于化石能源 12.我国宣布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与此“低碳”理念不相符的做法是 A.全民参与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B.减少使用化石燃料,提倡绿色出行 C.限制燃放烟花爆竹,文明庆贺节日 D.大力发展火力发电,满足用电需求 13.燃烧的利用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但燃烧引发的火灾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燃物燃烧的同时释放出热量 B.煤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污染的主要污染物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红色的四氧化三铁 D.二氧化碳灭火的原理是基于密度比空气大以及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14.“碳中和”是指一定时间内排放的碳总量与吸收的碳总量相互抵消,实现“零排放”。下列行为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A.使用新技术提高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 B.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C.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 D.利用风能实现清洁发电 15.下列做法有利于实现“碳达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