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697394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件(共30张ppt)

日期:2024-06-2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9次 大小:887282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历史,高中,浴血奋战,30张,课件,胜利
  • cover
(课件网)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八单元第23课 一、“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正面战场的抗战 材料一 中日军事力量对比(1937年战争爆发前) 军种 陆军 182个师,200多万(几乎无后备役) 448.1万(含可迅速征召的后备役) 海军 100余艘旧式船舰,约6万吨 近80万吨,其中航空母舰6艘 空军 共600余架飞机,其中作战飞机305架 陆海军飞机近2700架 ———整理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日】石岛纪之《中国抗日战争史》 材料二 “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对日一贯的方针和立场》(1937年) 一、“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正面战场的抗战 (一)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1931年,制造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地区; 1932年1月,一·二八事变,袭击上海; 1932年3月,扶持傀儡,在中国东北建立伪满洲国; 1935年,制造“华北事变”威逼平津; 1937年7月7日,华北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 一、“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正面战场的抗战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材料三 中共中央郑重向全国宣言: …… 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 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7月) 一、“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正面战场的抗战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材料四 “中国共产党人既捐弃成见,确认国家独立与民族利益之重要,吾人唯望其真诚一致,实践其宣言所举之诸点,更望其在御侮救亡统一指挥之下,以贡献能力于国家,与全国同胞一致奋斗,以完成革命之使命。” ———蒋介石(1937年9月) 一、“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正面战场的抗战 (三)战略与主要战役 材料五 植田谦吉狂妄地叫嚣:三个月之内就可解决中国。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重要战役介绍》 一、“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正面战场的抗战 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 材料六 “我们现在与敌人打仗,就要争时间。我们就是要以长久的时间来固守广大的空间,要以广大的空间来延长抗战的时间,来消耗敌人的实力,争取最后的胜利。” ———蒋介石《抗战必胜的条件与要素 》 一、“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正面战场的抗战 材料七 “日本国度比较地小,其人力、军力、财力、物力均感缺乏,经不起长期的战争……中国又是一个很大的国家,地大、物博、人多、兵多,能够支持长期的战争……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这就是我们的结论。” ———毛泽东《论持久战》 一、“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正面战场的抗战 战局推演 淞沪会战 太原会战 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 抗战防御阶段正面战场的四大会战 (1937—1938年) 战役 时间、结果 意义 淞沪 会战 太原 会战 徐州 会战 武汉 会战 1937.8.13—11.12 中国军队撤离淞沪 1937.9.13—11.8 太原等地陷落 1938春—1938.5 中国军队自徐州突围 1938.6—1938.10 中国军队弃守武汉 挫败日军速决企图,迫其转变主攻方向并陷入战略被动。 取得平型关大捷,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取得台儿庄大捷;坚定了持久抗战之信心、决心。 日军被迫由战略进攻转向战略保守。 原因: 方向: 影响: 日军侵略不断加深; 保存抗战力量 华北、东部沿海 → 西南西北大后方 促进了内地工业的发展,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