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700424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一轮复习课件

日期:2024-06-24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0次 大小:3018687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第三,把握,世界,规律,一轮,复习
  • cover
(课件网) 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统编版必修四) 政气浩然 2023.10.20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辩证法) 体系构建 联系(3.1) 发展(3.2) 矛盾(对立统一规律)(3.3) 构成、引起 根本 内容 根本 动力 总特征 (基本观点) 实质和核心 (根本观点) 唯物辩证法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体系构建 第三课教材分析 考向预测 考点分析 ①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说明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论意义 ②事物发展的途径、事物发展的达态、事物发展的过程、事物发展的动力 ③分析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的错误所在:运用“两点论”“重点论”等方法认识和解决具体问题 本课知识,阐述了联系观点发展的观点和矛盾的观点,要坚持辩证分析问题等核心知识点,这些是学习哲学的基础知识也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在考试中往往以选择题客观题也有主观分析评价等题型呈现。 01 联系观 从日本核污染排海的前因后果看联系及其特征 8月24日,日本开始向海洋排放经过处理的核污水,计划持续30至40年。这一行为引发了全球关注和担忧。 1.核污染水排海问题从何而来? 2.核污染水排海会造成哪些影响? 探究:核污染水排海的前因和后果 地震海啸 日本的不负责任 福岛核电站事故 海洋生态系统 海洋资源 人类生命健康 全球环境安全 事物内部、事物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一、联系的特征 1.联系是普遍的 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坚持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方法论 蕴含联系观点的诗词名言、成语、典故: 一叶知秋、唇亡齿寒、围魏救赵、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放虎归山后患无穷 “我”与日本福岛核电站之间有什么直接联系呢? 怎样和它建立联系呢? 世界上每一具体联系又都是有条件的。并非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有联系。 探究思考: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吗? 2.联系是客观的 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方法论 2.联系是客观的 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分为: 自在事物的联系: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的,它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人为事物的联系:通过人类实践建立起来的联系,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具有“人化”的特点,但仍然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议学任务3: 联系是客观的,是不是意味着人在客观联系面前无能为力? 日本核废水排海的所面临的危害,我们该怎么办? 议学任务4: (1)核污染水排海会将风险转嫁给全世界,日本为什么明知不可为却非要为之? (2)在生活和工作中,人们容易看到哪些联系,而往往忽视哪些联系?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日本出于本国私利,单方面选择对自身经济代价最小的海洋排放方案,把最大的环境健康安全风险留给世界,将本该由自身承担的责任转嫁给全人类,这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行为。 议学任务4: (1)核污染水排海会将风险转嫁给全世界,日本为什么明知不可为却非要为之? (2)在生活和工作中,人们容易看到哪些联系,而往往忽视哪些联系? 日本政府目光短视,片面追求眼前利益,造成全球海洋污染环境。虽然短期来看,日本以最低的经济成本排核污染水,但忽视了未来带来的严重弊端。 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内部和外部联系、眼前联系和长远联系等。 人们容易看到的是那些直接的、表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