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702988

2024年中考历史专题分层练 综合提升 试卷(含答案解)

日期:2024-06-27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2次 大小:149103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年,中考,历史,专题,分层,综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中考历史专题分层练 综合提升 一、选择题                   1.(2023安徽六安二模)汉唐时期对外交往的范围是比较大的,而且影响比较广泛;宋元时期主要是航海外交模式;明清时期传统的对外关系达到鼎盛,但是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了中外民间交往。据此可知,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 A.由积极开放到逐渐封闭保守 B.清王朝严格禁止中外民间往来 C.汉唐是最频繁最繁荣的时期 D.总体呈现开明与落后并存局面 解析 A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汉唐、宋元时期积极开放,明清传统的对外关系从达到鼎盛再到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中外交往,说明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由积极开放到逐渐封闭保守,A项正确;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中外民间交往,并非禁止所有往来,排除B项;明清时期传统的对外关系达到鼎盛,并不是汉唐,排除C项;我国古代对外交往总体上并不落后,排除D项。故选A项。 2.(2023山西吕梁一模)培根指出:“这三种东西(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 A.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转型 B.奠定了中国的大国地位 C.推动了工业革命的产生 D.打破了世界隔绝的状态 解析 A 据材料关键句“这三种东西(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可知,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推动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中国发明对世界的影响,并未体现中国地位相关内容,排除B项;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中期,三大发明传入欧洲在此之前,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隔绝的状态,排除D项。故选A项。 3.(2023河南洛阳一模)从设置西域都护到伊犁将军,从宣政院到驻藏大臣,从澎湖巡检司到台湾府。给上述史实提炼一个主题,下列选项合适的是(  ) A.政治的成熟与创新 B.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与交流 C.外交的冲突与危机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解析 D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我国设置机构对边疆地区进行有效管辖,体现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D项正确;其余三个选项在材料中均没有涉及,排除。 4.(2023陕西西安二模)与下图中①、②处指代的历史阶段对应的相关史实分别是(  ) A.政权分立;贞观之治     B.三省六部;重文轻武 C.民族交融;文景之治     D.文明开放;闭关锁国 解析 A 据所学可知,汉之后是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属于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时期;隋之后是唐,唐朝出现了贞观之治,A项正确。三省六部制在隋唐时期实行;北宋时期重文轻武,排除B项。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民族交融,但文景之治出现在西汉,排除C项。唐朝时期的社会特征是文明开放,闭关锁国是清朝的对外政策,排除D项。 5.(2023山东济宁模拟)将中国历史放在世界历史演进的大背景中,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发展。以下各项对应正确的是(  ) 序号 中国历史事件 世界历史背景 ① 丝绸之路开通 16世纪“三角贸易”开始 ② 郑成功收复台湾 17世纪荷兰进行殖民侵略 ③ 李大钊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④ 五四运动爆发 1919年巴黎和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D 据所学可知,丝绸之路始于西汉,与“16世纪”这一限定时间不符,①错误;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②正确;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③正确;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引发五四运动,④正确,②③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 6.(2023新疆二模)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表是某同学对抗日战争时期几场重大战役及其推论的梳理,表中①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