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704576

【新课标新思维】初中历史 第21课时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2024中考一轮总复习(pdf版-共10页)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87次 大小:553694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工业革命,科学,10页,pdf,复习,一轮
    中烤轮过教学索 第21课时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整体感知 【时空坐标】 牛顿出版 法位第发 英同成为达尔文出 《白然拆学 瓦特改逃 “珍妮机”蒸汽机车现电磁感《共产党宜第个工 版《物种同际工人 的数学原理》 森汽机 发明 试 成现象 言发表 业国家 起源》 协会成立 1687年 18纪中期 1765年 18254: 1831: 1848年19l世纪中划1859: 1864年 游厄特发 战姆制 发尔多内 福特使用 诺贝尔发明 明赛略路 巴黎公礼 奥托制造出 制出汽油 发明 流水线尘 现代炸药 的制造技术 建立 煤气内蕊机 内燃机 人选纤维 产汽本 1867年 1869年 1871年 1876年 I883年 1884年 1913年 【课时主题】 从18世纪中叶开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开始或完成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使生产力 获得迅猛发展,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工业革命的深人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 弊端也逐渐暴露,工人运动逐渐兴起。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 生。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指明了方向。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社会进人“电气时代”。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步入工业化强国的行列,它们的社会结 构、基础设施、大众教育、生活环境等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此期间,近代科学文化也进 一步走向繁荣。 考点回眸 考点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标内容】 通过了解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初步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纺织技术的革新 (1)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 ①政治方面: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政局稳定。 ②经济方面: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 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 (2)新发明: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命名为“珍 妮机”。 (3)其他生产部门也纷纷发明、制造机器,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人们把生产领域的这种革 204 新中考复习用书 第21课时工业革命和国陈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命性变化称为“工业革命”。 2.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1)瓦特改进蒸汽机 ①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后来,化工、冶金、采矿等许多生产部门都开始 使用蒸汽机。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 ②影响: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2)现代工厂制度确立 ①早期的工厂基本上都用水作动力,所以工厂一般都设在水流湍急的乡村。瓦特蒸汽机 提供了更有效便捷的动力,从此,工厂可以设在远离河流的地方,工厂的规模也变得更大。 ②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3.火车与铁路 (1)火车的发明 ①1825年,由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②意义: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 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2)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9 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18世纪后期起,法国、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 先后进行工业革命。 考点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课标内容】 通过了解早期工人阶级的斗争,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理解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通过了解第一国际成立、巴黎公社,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 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1.马克思与恩格斯 (1)在巴黎,马克思结识了恩格斯。两人一起讨论各种理论和欧洲工人运动。《资本论》 是马克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