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705973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课件(共14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5次 大小:400720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学年,历史,中外,必修,2019,统编
  • cover
(课件网) 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以宋哲宗时代为背景,通过描述宋、辽、大理、西夏、吐蕃等王国之间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从哲学的高度对人生和社会进行审视和描写,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古代生活画卷。 民族政权并立到统一多民族国家 耶律阿保机 872—926 李元昊 1003—1048 完颜阿骨打 1068—1123 铁木真 1162—1227 忽必烈 1215—1294 【课标】 了解辽夏金元的建立、发展;了解辽夏金元的相关制度建设; 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阅读P58—60页,完成表格中的空白部分的内容。 政权 民族 时间 政治制度 与宋的关系 两宋 汉族 960-1127-1279 辽 916—1125 西夏 1038—1227 金 1115—1234 二府三司制 澶渊之盟 庆历和议 绍兴和议 契丹族 南、北面官制 党项族 基本模仿北宋,有汉式官称和本民族称谓的官称 女真族 沿袭唐宋制度,女真民族管理系统叫做猛安谋克 金朝———女真族(1115-1234) 猛安者千夫长也,谋克者百夫长也,以三百户为谋克,谋克十为猛安……壮者皆兵,平居则听以佃渔射猎习为劳事,有警则下令部内,及遣使诣诸猛安、谋克征兵。 ———《金史·兵志》 特点:平时耕作,战时选拔丁壮出征。 猛安谋克———军事单位、基层组织 女真人服装 兵民合一 金朝制度基本沿袭唐宋,但却保持了猛安谋克制度。有关“猛安谋克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契丹族的民族管理系统 B.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 C.保证了金灭南宋 D.适用于金统治下的所有民族 B 金 西辽 西夏 1218年,灭西辽 1227年,灭西夏 ● 蒙 古 大理 1253年, 受降吐蕃灭大理 1206年,铁木真建蒙古汗国 吐蕃 1215年, 攻克金中都 1234年,灭金 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 1206 1227 1234 1260 1271 1276 1279 元朝 统一 南宋灭亡 (文天祥抗元) 元朝 建立 忽必烈 继承汗位 蒙古 灭金 蒙古灭西夏 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被尊为成吉思汗。 铁木真 忽必烈 过零丁洋(节选)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抗元名臣文天祥(南宋) (1236年-1283年) 修驿道,设驿站,分设急递铺 (1)地方基础设施: (2)地方管理: 实行行省制(中央:中书省) (3)边疆管理: 西南: 西北: 东南: 设直属中央的宣政院管理吐蕃; 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管辖西域 设澎湖巡检司,经略台湾 元朝的统治———蒙古族(1271-1368) 巩固统一的措施:(P61—62划书) 元朝行省的划界原则,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的做法,明确以犬牙交错为主导,目的是从根本上消除行省赖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险、区域经济之利、一方民众之心,这在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史上具有转折意义。腹里乃中书省的直辖区,地近京畿,位置重要。为了打破太行山之险,让腹里地跨太行山东西两侧,合并山东、山西,河北、蒙古等地。为了打破南岭之险,采取南北纵切的方法,让湖广行省越过南岭而有广西之地,又使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之地。 ———范红军《元代设行省如何加强了中央集权》 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文P61—62页,说明元代地方行省制的特点及影响。 特点:①犬牙交错;②军政大权集中; ③制度创新: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有效结合。 ①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提高了行政效率; ②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③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④是我国省制的开端,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影响: 从地理形势上看,元代湖广行省的归州西扼长江三峡,遏制四川行省。同时,又犹如打入江北河南行省的楔子,使其不能独据长江北岸之险。由此可见,元代行省划界旨在(  ) A.便利民族交流 B.巩固封建国家大一统 C.发展交通运输 D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