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717470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观沧海》课件(共18张ppt)

日期:2024-05-1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5次 大小:577558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统编,语文,七年级,上册,4课,观沧海
  • cover
(课件网) 他生活在中国历史上最动乱的时代; 他是卓越的军事家 ,同时又是杰出的诗人; 他三分天下有其一; 他被人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他是谁? 新课导入 观沧海 曹操 1.通过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准确朗读并背诵诗歌。 2.通过感知诗歌内容,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 教学目标 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qiáo)县[今安徽亳(b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是文学史上建安文学的开创者,代表作《蒿里行》《步出夏门行》《短歌行》等。文学史上 “三曹”是指曹操、曹丕、曹植。 他的诗歌散文气魄雄伟,慷慨悲凉,篇中抒发政治抱负,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 “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时用。后来,“乐府”成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 曹操的诗现存二十余首,都是乐府诗,其内容和写作方法都与汉乐府“敢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书·艺文志》)的精神一脉相承。其诗歌较多的描写他本人的政治主张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前者如《度关山》《对酒》,后者如《短歌行》。其中一部分诗还反映了汉末战乱的现实和人民遭受的苦难,如《蒿里行》 了解体裁:乐府诗 自主学习一 1.自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韵律。 2.译读:参照注释,联系上下文,疏通文意 ,勾画疑难。 3.诗人站在高高的碣石山上观看到了怎样的景象,请分析此刻诗人的感情?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观 沧 海 jié dàn sǒng zhì zāi 小组展示 读准字音 读出节奏 读出感情 观 沧 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临:到达,登上。 碣石:山名。碣石山,在现在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碣石山。 以:连词,来,用来。 沧海:大海。 何:多么 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竦峙:耸立。竦,峙,都是耸立的意思。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行:运行。 若:如同,像。 星汉:银河。 幸甚至哉:幸运得很,好极了。 至,达到极点。 志:思想感情。 结合课文注释,疏通诗意。 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在萧瑟的秋风中,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运行不息,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豪情壮志吧。 教师点评 观 沧 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交代观海的地点 (2--4):描写海水与山岛。 (5):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 (6-7):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1.梳理课文内容 2.诗人曹操“观沧海”“观”到了什么?(哪几句是他“观”到的景象)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显示了大海的力量和宏伟气象。 实景 诗人站在高高的碣石山上观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又想到了什么?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