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718436

湖南省长沙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2次 大小:10137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湖南省,期末,答案,试题,语文,考试
  • cover
长沙市重点中学2023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 注意:本试卷共9页,23题,满分120分,时量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1.下列选项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蠕动 诬篾 骤然 接踵而至 B.虔诚 决择 拙劣 不修边幅 C.擦拭 翌日 眺望 目炫神迷 D.赋予 缅怀 枷锁 自圆其说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萦绕(yíng) 蛮横(hèng) 推搡(sǎng) 大煞风景(shā) B.干预(gān) 绚丽(xuàn) 铸就(zhù) 挑拨离间(tiǎo) C.迂回(yū) 敦实(dūn) 蜿蜒(wān) 相辅相成(fǔ) D.棱角(líng) 苍劲(jìn) 襁褓(qiǎng) 瞬息万变(shùn) 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自十年前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已有一百多个国家成为项目和投资的受益者。美国它只能无能为力地袖手旁观,充满嫉妒,偶尔提出指责,称这些项目是“债务陷阱”。 B.广西柳州工业博物馆入口,150吨重的汽车双动压力机巍然矗立,博物馆外的桂中大道上,新能源汽车川流不息。 C.《国之脊梁———中国院士的科学人生百年》一书中的40位科学院士以他们的才华、热血和生命,回答了竺可桢在1936年秋浙江大学开学典礼上的震耳欲聋的时代之问。 D.昔日沉寂的达塘开始人来车往,观光客纷至沓来。从2018年到现在,达塘村已经连续举办了六届桃花节。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 A.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仅能带来长远的社会经济效益,而且能带来市容市貌的改变。 B.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 C.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择合适的眼镜,切忌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 D.考试焦虑是考生经常出现的一种情绪反应,考生如果善于进行心理调适,就能避免减轻不良反应。 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①我不愿去评判他人的人生,内视自己,面对不确定的生活、意外的情况时,我也会焦虑痛苦。 ②人生,就是如此矛盾。我们都活在一体两面的痛苦中。 ③不过,理想才是值得我们追求的东西。 ④每遇大事有静气,那是一种理想的状态。 ⑤因此,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我又开始读苏轼,读他的词。 ⑥人们经常会觉得,可能性如此迷人;却又觉得不确定性如此讨厌。 ②⑥①④③⑤ B.⑥②①④③⑤ C. ②⑥④③①⑤ D.⑥②④③①⑤ 6.下列有关文学及文化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庄子名周,是春秋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他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B.中国是礼仪之邦,有完整的礼仪规范,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注意谦敬辞的使用,常用的敬辞有“惠存”、“恭候”、“贵姓”、“高见”、“光临”、“敢问”、“久仰”、“家父”等。 C.韩愈字退之,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D.阿来, 苗族,当代著名作家。他的作品《尘埃落定》获第5届茅盾文学奖,他也成为该奖项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得奖者。 综合运用(共6分) 7.中国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八年级某班拟开展以“以和为贵”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明“和”含义】 (1)在词义演变过程中,“和”由本义“不同声音、言论相互响应,协调合拍”引申出不同的意思。下面词语中的“和”,与“以和为贵”中“和”字意思相同的词语是(2分)( ) A.和颜悦色 B.曲高和寡 C.心平气和 D.地利不如人和 【聚“和”活动】 (2)班长围绕“以和为贵”的主题,已经设计出活动一,请你设计活动二和活动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