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720867

河南省郑州励德双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6次 大小:161745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河南省,第一,答案,试题,地理,次月
    州励德双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第一次月考 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 (50分)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元旦期间,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 ) A.清明 B.小暑 C.寒露 D.小寒 2.从立春到立夏,最可能出现在黄河流域的现象是( ) A.知了不知耕种苦,坐闲枝上唱开怀 B.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 C.衰荷滚玉闪晶光,一夜西风一夜凉 D.白雪欲求吟咏句,穿枝掠院演梅花 3.二十四节气主要描述的是我国哪个地区的气候,物候变化( ) A.青藏高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东北地区 D.黄河中下游地区 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中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98°E)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3名航天员顺利送到距离地球表面约400km的中国空间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神舟十六号发射成功时,酒泉当地时间是( ) A.8时3分 B.8时57分 C.10时59分 D.10时1分 5.最接近神舟十六号发射成功时晨昏线的是( ) A. B. C. D. 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它通常由晷针与晷盘组成,且晷针与晷盘垂直。其工作原理是:将晷针指向北极星固定,通过观察晷针影子在晷盘上的位置来判断时间。左图为我国某大学校园内的日晷景观照片,右图为该日晷放置情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日晷照片的拍摄地位于( ) A.北京市 B.宁夏回族自治区 C.吉林省 D.广西壮族自治区 7.五一期间,该大学校园内的日晷晷盘的正面晷针投影的移动方向为( ) A. B. C. D. 在探究地球运动及现象时,某日小明用天气软件查阅了中国杭州(30°N)、广州(22°N)、南宁(22°N)和拉萨(29°N)四座城市的日出和日落时刻(均为北京时间),并绘制成表格。下表示意小明查阅的数据,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四座城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 ① ② ③ ④ 日出时刻 7:01 6:02 5:44 5:03 日落时刻 20:43 19:21 19:03 18:49 昼长 13小时42分 13小时19分 13小时19分 13小时46分 8.根据表格数据可推知( ) A.北半球昼短夜长B.南半球夜将变短 C.太阳直射北半球D.南半球日出东南 9.表格中的四座城市( ) A.①表示南宁 B.②位于③的东侧 C.③夜长小于① D.④正午太阳高度最小 因受地物影响,不同位置的太阳辐射存在差异。家住某城市(118°E,30°N) 的王先生为减少汽车夏季暴晒的时间,会在小区内选择合适的停车位。下图为王先生小区地上停车位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王先生在夏季12:00~14:00选择停车位合理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1.楼房日影年内最短时,北京时间约为( ) A.6月22日11:52 B.6月22日12:08 C.12月22日11:52 D.12月22日12:08 新西兰东南部的母拉基海滩上约有50个圆形巨石(图),最大直径逾两米,重达数吨。它们距今已有6000万年历史。据研究,圆石的形成原因与珍珠类似,由围绕着核心物质(如贝壳、珊瑚碎片等)的钙和碳酸盐慢慢结晶层层凝聚而成,直径两米左右的圆石要覆盖10到50米厚的海泥才能提供充分的矿物质。某些圆石长期暴露在水面之上的部分会开裂并逐渐形成龟甲状花纹,完成下面小题。 12.导致圆形巨石表面形成龟甲状花纹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化作用 B.海浪侵蚀 C.风力作用 D.海浪堆积 13.未来,摩拉基海滩圆形巨石可能发生的变化有( ) ①受风化、剥蚀影响,体积变小②矿物质继续结晶,体积变小③海平面上升,巨石被淹没④受风化影响,崩解破碎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 浮石,主要产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天池附近。该石多呈白、灰白、乳白、浅黄等色,多孔而质轻,能浮于水面。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4.对浮石成因的合理推测是(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