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721854

教科版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试题(1-2单元)(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67次 大小:2013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教科,版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中
  • cover
教科版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试题(1-2单元)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关于地球表面描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内部运动使地表形态不断地发生变化 B.地球表面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等自然力作用下快速发生的 C.地球外壳的岩石圈是一个整体,不会发生变化的 2.科学家根据( )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不同,认为地球内部有不同的圈层。 A.喷泉 B.地热 C.地震波 3.下列关于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 B.动物不需要光 C.眼光是眼睛发出的光 4.地球表面上,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比较,( )。 A.陆地多,海洋少 B.陆地少,海洋多 C.陆地和海洋一样多 5.下面关于光的传播说法正确的( )。 A.光没有任何形式传播 B.光是不能传播的 C.光有自己的传播方式 6.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情况,是因为( )。 A.光遇到镜面会发生反射 B.光无法通过不透明的物体 C.光遇到三棱镜会发生折射 7.我们家乡的地形是( )。 A.山地 B.沙漠 C.海洋 8.小明将一只手伸入一个装满水的长方体鱼缸中,旁边的同学从鱼缸四周观察,不能看到的现象是( )。 A.手在水面处折断了 B.水中有两只手 C.手变胖了 二、填空题 9.在水槽中放入点燃的线香,让线香的烟气充满水槽。用激光笔照射可以看到 。 10.棱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 。棱镜是利用光的 定律控制光的传播线路的光学元件。 11.组成岩石圈的 在不停的运动。 12.调整观察角度,可以使鱼缸里的一条鱼看上去是 。 13.“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的“星星之火” (填“是”或“不是”)光源。 14.潜水艇在水下航行时,用 观察海面和空中的情况,利用了光的 原理,潜望镜至少要经过 次光的反射,物体反射或发出的光才能进入人的眼睛。 15.我们周围的天然石头通常都是岩石,常见的岩石有 16.有了 ,世界才变得多彩、明亮。 17.宋代林逋的《山园小梅二首》中写有“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其中“疏影”是光的 造成的,“水清浅”是光的 造成的,“月黄昏”中的黄昏指的时间约是 (选填是“早上”、“下午”)7点钟。 18.所有的岩石都是由 组成的。组成花岗岩的矿物有 、长石、云母。 三、判断题 19.戈壁滩是风的堆积作用形成的。( ) 20.潜望镜里的光不是沿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 21.站队时,当后一位同学看到前面一位同学的后脑勺,就表示队伍排整齐了,这是因为光的折射。( ) 22.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太阳光的传播是向四面八方的。( ) 23.火山喷发会烧毁森林、污染空气等,只会给地球带来危害。( ) 四、简答题 24.请你说一说土壤是如何被雨水侵蚀的。 25.请举例说明光源分为哪几类。 26.我们在没有任何光线的情况下,是看不到物体的,为什么利用夜视镜就可以看到了? 27.哪些现象或证据可以说明地球内部是在运动的?(试举两例) 参考答案: 1.A 2.C 3.A 4.B 5.C 6.B 7.A 8.C 9.一道笔直的光束 10. 方向 折射 11.地球外壳 12.两条 13.是 14. 潜望镜 反射 二 15. 花岗岩 砂岩 大理岩 16.光 17. 直线传播 折射 下午 18. 矿物 石英 19.× 20.× 21.× 22.√ 23.× 24.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 25.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自然光源主要有太阳和萤火虫等。人造光源主要有白炽灯、荧光灯、日光灯和蜡烛等。 26.夜视仪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中,将人眼看不见的光转换成电子信号,让我们看到物体。 27.地震和火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