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723444

第三章 人的免疫调节与稳态 训练题—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含答案)

日期:2025-04-22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5次 大小:16855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三章,生物学,必修,选择性,2019,苏教版
  • cover
第三章 人的免疫调节与稳态 训练题 一、单选题 1.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 B.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就有,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后天形成,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 C.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面积的基础上形成的 D.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2.人偏肺病毒(hMPV)是一种新发现的呼吸道致病病毒,会使患者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医学工作者为探究药物A对该病的治疗作用,将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小鼠均分为两组,先用相同量的hMPV感染两组小鼠,然后向甲组注射生理盐水,向乙组注射等量的药物A溶液。一段时间后测得两组小鼠体内抗体、吞噬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增加的相对浓度,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MPV入侵机体后,B细胞、吞噬细胞等淋巴细胞均能抵御病毒 B.药物A能显著提高吞噬细胞的数量,从而增强对hMPV的特异性识别 C.药物A也能提高抗体的数量,抗体与hMPV的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 D.细胞毒性T细胞可直接结合病毒并对其进行清除,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 3.艾滋病(AIDS)是由于感染HIV引起的一类传染病,人体感染HIV后体内HIV浓度和辅助性T淋巴细胞数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曲线ab段HIV浓度上升主要是HIV在内环境中大量增殖的结果 B.曲线bc段HIV浓度下降主要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 C.曲线ef段患者易发生恶性肿瘤是免疫监视功能缺陷的结果 D.服用抗病毒药物可抑制ce段的增长,从而延长患者寿命 4.甲型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当人体感染甲型流感病毒后,不可能发生的是( ) A.机体细胞产生致热性细胞因子,作用于下丘脑,通过调节引起高热 B.抗原呈递细胞摄取、加工、处理甲流病毒,并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 C.B淋巴细胞与甲型流病毒接触后,就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 D.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随体液循环,识别并裂解被甲型流病毒感染的细胞 5.下图为辅助性T细胞(Th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Tc细胞)参与免疫调节的部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h细胞和Tc细胞均在骨髓中产生和成熟 B.图中能分裂的细胞为Tc细胞和记忆T细胞 C.Th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c细胞,提供活化信号 D.活化的Tc细胞在病原体消灭后功能受到抑制 6.研究表明,持续的肺部炎症会导致休眠癌细胞周围出现两种名为NE(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和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酶,它们能将肺部组织中的层粘连蛋白切割。这会改变层粘连蛋白的形状,使它暴露出一个名为表位的新表面。附近的休眠癌细胞能识别表位并被唤醒。据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E和MMP9的分泌过程伴随着生物膜的转化 B.休眠癌细胞的细胞膜表面可能有与“表位”结合的受体蛋白 C.休眠癌细胞之所以能在治愈者体内长期存在,可能是因为它能躲避和欺骗免疫系统 D.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可识别被唤醒的癌细胞,然后调动一切免疫因素将其消除以保障机体稳定,体现了免疫自稳功能 7.如图是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①②表示过程,X表示某种免疫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的病原体可能是新冠病毒,X表示辅助性T细胞 B.细胞X所分泌的物质可以裂解被病原体侵染的靶细胞 C.①②属于激活B细胞的两个信号,均需与B细胞直接接触 D.二次免疫时,能够产生抗体的免疫细胞只有浆细胞 8.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错误的是( ) A.淋巴T细胞在骨髓产生并迁移到胸腺发育成熟 B.脾、淋巴结和扁桃体是免疫细胞集中分布的场所 C.抗体、白细胞介素等细胞因子是免疫活性物质,在体液中发挥免疫作用 D.抗原呈递细胞具有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