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节 比较区域发展的异同 课程标准 素养解读 结合实例,比较不同区域发展的差异,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1.区域认知:结合区域资料、图像,认知区域的自然要素、人文要素,以及不同区域的差异。2.综合思维:从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地方综合角度,分析区域差异特征及如何因地制宜促进区域的发展。3.人地协调观:能够从区域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角度,理解人地协调发展。4.地理实践力:结合区域地理环境,认识坚持因地制宜、促进区域发展。 知识点一 区域发展的异同 1.区域的相似性 (1) (2)区域发展的相似性 2.区域的差异性 (1)成因:地形和气候是决定自然环境差异的重要因素。 (2)表现 知识点二 区域发展异同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 1.自然环境的比较 (1)相似性:都是岛国,面积相差不大,气温都比较温暖湿润。 (2)差异性 要素 日本 英国 海陆位置 位于亚欧大陆的东侧 位于亚欧大陆的西侧 地形 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多火山、地震 高原、低山、丘陵与平原交错分布 气候 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植被 森林覆盖率高,植物种类多样 以草地为主,植物种类比日本少 水文 河流短小湍急,不利于航行,但水力资源丰富 河网较密,流量平稳,大多有运河相通 矿产资源 贫乏 煤、铁、石油丰富 2.经济发展的比较 (1)相似性:都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都比较高,都充分发挥了岛国的优势。 (2)差异性 区域要素 日本 英国 经济发展特点 经济大国,工业化起步较晚 工业化最早的国家 工业及其分布 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上地位突出,“临海型”布局 传统工业曾在世界上地位突出,有“世界工厂”之称,“资源型”布局向“临海型”布局转变 农业 以种植业为主 以畜牧业为主 人口与城市 人口稠密、城市众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带 人口密集,城镇化水平高。曾向海外大量移民 [思考] 日本和英国农业生产形成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侧,属于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热量充足,有利于水稻生长。英国是位于大西洋东部的岛国,受西风带控制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属于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变化小、降水均匀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这种气候不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有利于发展畜牧业。 知识点三 因地制宜促进区域发展 1.基础和出发点:不同区域地理环境存在差异。 2.原则:根据各地的区域特征,采取适宜的发展策略。 3.如何落实因地制宜发展 ?特别提示? 日本工业临海布局的原因 日本工业发达,但原料、燃料缺乏,国内市场狭小,而临海布局可以方便原料、燃料的输入和工业品的输出。 [思考] 区域自然环境差异与人类活动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提示: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对各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具有深刻的影响,使得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而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也不同。这说明人类活动的差异也会影响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 探究点 区域差异比较 2021年4月21日至22日,安徽省党政代表团再次来到江苏考察访问,共商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化苏皖合作重点事项。《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增强长三角地区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提高经济集聚度、区域连接性和政策协同效率,对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意义重大。下图示意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的气温和降水分布。 [探究] (1)说出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并分析成因。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呈现什么规律?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3)长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