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729032

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后所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测试生物(pdf版无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2次 大小:230723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云南省,学期,答案,版无,pdf,生物
  • cover
2023-2024 1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夏季中午蝉鸣阵阵,当早晚气温在24℃以下时,蝉就停止了鸣叫。影响蝉鸣 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温度 B.水 C.阳光 D.空气 2.某生物小组为了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准备了10只鼠妇,并设计了下 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对该实验方案的修改意见,正确的是 () A.10只鼠妇太多了,用2只即可 纸板 玻璃板 B.10只鼠妇应放在用纸板遮盖的一侧 只 纸盒 C.纸盒底部两边都应该是细湿土 细干土 细湿土 实验装置 D.纸盒上面应该全部用玻璃板盖住 3.为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同一种树的落 叶平均分为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往甲、乙两组叶子中定期滴加等量蒸馏 水,使叶片保持潮湿。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 A.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 B.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直接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 C.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灭菌后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 D.两组都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 4.下列各种自然现象中属于共生的是 A.真菌使小麦患叶锈病 B.人体皮肤感染真菌后形成癣 C.葡萄球菌感染人的肺部,使人患肺炎 D.真菌和藻类共同形成地衣 5.下列对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沙漠地区的植物能防风固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影响蝶蛾类昆虫一天中活动时间的主要因素是光照 C.竹节虫的形态与栖息环境相似,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中,影响豆苗的生物因素只有杂草 6.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兔和植物数量的动态变化,该图不能反映的是() 兔数量增加 兔数量减少 兔因饥饿而死亡 免吃大量植物 兔食物增加 兔吃少量植物 植物数量减少 植物数量增加← A.生态系统在动态变化中保持稳定 B.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C.生态系统中生物相互制约和影响 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7.野鸭湖湿地广泛分布着各种水生和陆生动植物,有鸟类近300种、高等植物 近500种、鱼类近40种,是北京最大的湿地自然保护区。下列有关保护区的 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生物共同构成生态系统 B.该生态系统食物网较复杂 C.物质和能量均可以循环 D.自动调节能力没有限度 8.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生态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瓶就是一个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小型生态系统 瓶塞 B.该生态瓶不适合长期置于阴暗处 绿萍 C.该生态瓶中的动物种类和数量越多越有利于生态系统的 · ·金鱼藻 一螺蛳 稳定 细沙 D.该生态瓶中影响螺蛳生存的因素只有虾 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一块农田中的全部农作物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B.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的 C.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D.一般来说,草原生态系统比森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更强 10.一块菜地中有青菜、菜青虫、蚱蜢等生物。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看,下列分 析错误的是 ) A.青菜属于生产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