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73266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课件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3次 大小:8740611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大的,历史性,转折,课件
    (课件网) 56 年 58 年 66 年 76 年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49 年 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挫折:大跃进和人 民公社化运动 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新中国成立 78 年 文革十年 曲折发展十年 过渡时期 两年徘徊 新时期 一、在徘徊中前进的两年 民主政治制度遭到严重的破坏 文化大革命之后,中国的状况如何? 生产遭到破坏,停滞不前 比较混乱 拨乱反正的任务很艰巨 政治生活: 经济发展: 思想领域: 1977年,刚刚复出的小平同志主持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作出于当年恢复高考的决定。1977年冬天,中国570万考生走进了曾被关闭了十余年的高考考场。当年全国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 实质上:是“左”倾错误继续束缚着人们的思想 影响:使“文化大革命”的“左”的错误在许多方面得以继续,继续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安。 “两个凡是” 错误主张 目的: 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结果: 重申了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从理论上很本否定了“两个凡是” 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 意义: 这场讨论,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历史的伟大转折奠定基础。 阅读课本三则资料,结合三则材料说说当时的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哪些问题? 科学技术水平比较低,科技贡献率低,人才缺乏。 经济落后,物资缺乏,人民生活水平较低。 机械化水平低,生产力水平低,劳动效率低 二战后,日本依靠美国的扶植和自身的发展,逐渐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号经济强国。新加坡、韩国等利用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型产业,随后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我国虽然进行了“一五”计划,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文化大革命”等错误,严重阻碍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科学技术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等都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 根据资料,联系战后世界格局的特点及各国发展的经验,谈一谈当时的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如科学技术水平比较低,等等。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北京 ①全面纠正了 ? ,坚决地批评了? ,高度的评价了 ? ,确定了 ? ; ②停止使用“?”的错误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上来,实行?历史性决策; ③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为核心的领导集体 会议内容 ① 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② 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③ 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重大成就--实现三个转变 “两个凡是” 以阶级斗争为纲 封闭、墨守成规 实事求是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改革开放 历史意义 ①结束了粉碎”四人帮”之后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 ②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 ③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④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伟大的历史转折 思想 路线 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政治 路线 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回归八大) 组织 路线 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伟大 决策 实行改革开放 文革:个人崇拜与教条主义泛滥 文革:“阶级斗争为纲” 文革:两个反革命集团控制国家权力 文革:体制僵化、社会封闭 十一届三中全会 有人把这次全会称为“新时期的遵义会议”。请你归纳一下,全会从哪几个方面实现了“历史性转变”? ①从党的指导思想看,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彻底抛弃了长期以来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 ②从党的工作中心看,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③从经济体制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④从发展动力看,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为目的的改革开放取代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