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733490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76次 大小:2694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教科,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
  • cover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 地球表面的变化试题 一、选择题 1.重庆的主要地形是( )。 A.山地和平原 B.山地和丘陵 C.平原和盆地 2.( )会引起土地荒漠化。 A.植树造林 B.滥砍滥伐树木 C.围湖造田 3.当被风带走的沙子慢慢沉积下来,日积月累就形成了( )。 A.戈壁 B.山地 C.沙漠 4.由于水土流失造成的严重后果,我国政府决定严禁砍伐长江等河流上游的天然森林,并且大力提倡植树造林,这项措施主要是为了( )。 A.改善植被结构,防止水土流失 B.改善水质 C.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 5.下列使地形地貌发生剧烈变化的是( )。 A.火山喷发 B.风的侵蚀 C.流水侵蚀 6.岩石碎裂后不会形成( )。 A.沙 B.黏土 C.壤土 7.以下动物活动不属于地震前兆的是( )。 A.鸡鸭不回窝 B.鱼跃出水面 C.蚂蚁搬家 8.下列成语中能说明风对地形地貌产生影响的是( )。 A.捕风捉影 B.狂风大作 C.风尘仆仆 9.我国地势特点是( )。 A.东高西低 B.西高东低 C.南高北低 10.下列关于岩石和矿物说法错误的是( )。 A.石灰岩遇盐酸会冒泡 B.金刚石是最硬的矿物 C.滑石可用来固定骨折病人患处 二、填空题 11.由于太阳、风、 、地震和火山等作用,自然界中的大块岩石可能碎裂,形成较小的颗粒、沙和黏土。我县的野外,沙一般在 可以发现(选填“水田”或“河滩”)。 12. 和 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剧烈释放。 13.为了认识一块岩石,基本的的步骤是:先观察岩石的 、形状和条痕,再测试岩石的 ,最后观察岩石遇到 的反映。 14.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 。 15.土地 的大小、有无 、 的大小会影响土壤侵蚀的程度。 16.地震是由于 引起的,地球的内部可以分成 、地幔、 三部分。 17.地球内部可以分成 ,地幔,地核三部分。地震时,地球表面的 有的会发生弯曲。 18.在坡度 的地方,河流流速快,土地容易被侵蚀。 三、判断题 19.火山现象只发生在陆地上,海底是不会发生的。( ) 20.河流下游有非常多的鹅卵石。( ) 21.火山喷发会导致周围动植物死亡,所以火山喷发对环境的影响只有危害没有好处。( ) 22.地球表面受到风的影响,形成了很多美丽的自然景观。( ) 23.地震和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对我们没有一点好处。( ) 四、简答题 24.植物对雨水的作用? 25.地震来临时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 26.地震发生时怎么办? 27.在一些高山峻岭中的河流,它们的河道往往很深。它们的河道一开始就那么深吗?它们是怎样形成深深的河道的? 参考答案: 1.B 2.B 3.C 4.A 5.A 6.C 7.C 8.B 9.B 10.C 11. 水 河滩 12. 地震 火山喷发 13. 颜色 硬度 盐酸 14.变质岩 15. 坡度 植物覆盖 降雨量 16. 地球的内部运动 地壳 地核 17. 地壳 岩层 18.大 19.× 20.√ 21.× 22.√ 23.× 24.植物覆盖对雨水侵蚀土地有影响,有覆盖的土坡受侵蚀的程度会低。 25.大地震发生时,地震造成的建筑物瞬间坍塌是引起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当地震突然来临时,采取正确的避险方法,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在室内,应迅速就近躲到结实的物体下或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到外面的空地上,避开高大建筑物。 26.1、迅速远离房屋、建筑物、山体、湖泊,转移到空旷、平坦的地方。 2、来不及转移时,要就地躲藏。家中卫生间是最安全的地方。卫生间空间小,不容易被倒塌的天花板和墙壁砸伤。另外,卫生间有水,能够维持人的生命。 3、要蹲下身体,并用枕头、棉被、书包等顶在头上,保护头部。 4、要用手绢、毛巾、或双手捂住口、鼻及脸部,防止灰尘堵塞口、鼻和迷住眼睛。 5、地震发生后,要减少各种活动,保持好体力,坚定信心,耐心等待救援。 6、地震刚结束时,先不要急于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