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734569

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课件(共29张ppt)

日期:2024-05-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4次 大小:46367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4课,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课件,29张
  • cover
(课件网)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古时交通不发达,羁旅游子久不得归,故园之思油然而生,于是,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乡愁是春日飘飞的柳絮,乡愁是山林如练的晨雾,乡愁是夕阳西下时的天际的一叶孤舟,乡愁是异乡月下窗口仰视的双眸……思乡是人类最美的情感,在岁月的星河中愈酿愈香。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一首关于乡愁的诗,品味诗人心里凝结的浓浓的乡愁。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次北固山下》是自唐朝流传至今一直很有名的一首律诗,相传这首诗得到当时的宰相张说的极度赞赏,并亲自书写悬挂于宰相政事堂上,让文人学士作为学习的典范。唐末诗人郑谷还说“何如海日生残夜,一句能令万古传”。到底《次北固山下》是一首怎样的诗歌,竟有如此大的魅力呢,我们一起来学习。首先,让我们去了解作者。 走进作者 王湾,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洛阳(现河南洛阳)人。先天元年(712)中了进士,官洛阳尉。王湾“词翰早著”,早有文名,往来吴、楚间,不得归家,故有此作。其诗流传不多,他的诗格调壮美,意境开阔,预示了盛唐诗歌健康发展的前景。 了解背景 《次北固山下》是王湾在先天年间或开元初年游历江南时所作。作者家住洛阳,作为北方诗人,旅于江南,于吴、楚间,为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本诗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首。王湾此次出行,应是经镇江到江南一带去,诗人舟行至北固山下,目睹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无限的思乡之情,于是吟成了这首诗。 认识律诗 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盛行于唐宋时期。律诗每首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二、四、六、八句押韵,三四两句、五六两句对偶,字的平仄有定规。按照每句的字数,主要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两种。 一首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第一联(第1、2句)称“首联”(或起联),第二联(第3、4句)称“颔联”第三联(第5、6句)称“颈联,”第四联(第7、8句)称“尾联”(或结联)。 律诗既讲平仄、押韵,又讲对仗,故写作较难。 初读感知 1、读准字音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读准节奏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理解题目 此北固山下 次:停泊。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三面临长江 诗题意思: 作者旅途中在北固山下停泊。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旅人前行的路 风顺而和 潮水涨得与岸齐平 挂 旅人前行的路在北固山之外,行舟在碧绿的江水之中。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和风顺江吹来,一船帆高高挂起。 译读诗歌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从海上升起的红日 升起 进入,降临 夜将尽未尽之时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到,送到 北归的大雁 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思念故乡的书信,送到什么地方呢?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书到洛阳。 译读诗歌 品读诗歌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对偶 描写旅途之景 首联点题。 “青山”点题目中“北固山”, “客路”即驿道。即行客前进的路。 诗人此刻正在船上,正驶向“青山”之外的“客路”,表明船到之后,他还要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这与尾联的“乡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