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73479

岳麓版选修四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政治家第5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课件(33张)

日期:2025-10-1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4次 大小:17712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岳麓,唐太宗,33张,课件,贞观之治,5课
  • cover
课件33张PPT。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第5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第5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课标要求: 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探讨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唐高祖李渊??????? 唐太宗李世民一、“天策上将”夺位登基 ———唐的建立与李世民登基李渊: 617年,太原起兵,乱世反隋 → 618年,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 624年,扫平群雄,实现一统李世民: 机敏聪慧,出谋反隋 → 强悍勇猛,屡立奇功 → 玄武门之变,袭杀亲兄 → 逼父退位,治世随呈西安的唐太宗昭陵昭陵六骏 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功勋显赫,对太子李建成的地位构成了极大威胁。李建成要保住太子地位,就必须除掉李世民。斗争中,李建成得到四弟李元吉的支持,处于优势。626年,他俩借突厥进兵之机,共谋调出秦王府兵将,以削弱李世民的力量。李世民得知后,与亲信房玄龄、长孙无忌等策划,抢先于宫城北门玄武门内设下埋伏。李建成、李元吉上朝路过玄武门,发现伏兵,急忙掉头回马便走。李世民从后面大呼追赶,李元吉仓皇转身张弓搭箭,连发三箭都没有射中李世民。李世民还箭,李建成中箭而亡。李元吉也被李世民部将射死。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玄武门之变”。 二、贞观之治  ———贞观新政”的深刻影响P24:探究“贞观新政”一系列举措的影响吸取隋朝兴亡的经验教训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重视法制,颁行《唐律》发展隋朝科举制,重视进士科延续均田制和租庸调法精简了机构,提高了效率化重为轻,惩治贪赃枉法扩大了统治基础复苏了唐初经济有利于稳定社会和发展经济;为唐朝步入强盛奠定了基础三、开明的君主与开放的时代  ———古代帝王中绝无仅有的开明人物-唐太宗涉及哪些方面? 吸取教训--心存百姓 广揽人才--知人善任 广开言路--兼听纳谏 民族关系—民族平等长 孙 无 忌李世民手下猛将有程咬金、李靖、秦叔宝等。十八学士有多谋善断的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秦叔宝杜 如 晦李 靖程 咬 金《谏太宗十思疏》即《再论时政疏》 “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惧满溢,则思江海而下百川; 乐盘游,则思叁驱以为度;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唐太宗在即位之后便听从了尉迟敬德的建议,这主要是如何处理原来属于太子李建成东宫集团的人,尉迟敬德说杀人过多了不利于国家的安定,因此,唐太宗便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原来太子一派的人,有才干的还委以重任,魏征便是一个著名的例子。唐太宗的宽容化解了许多矛盾,也使许多原来站在对立面的人能够有机会转变过来,成为治理国家的有用之才。 以___为镜,可以正衣冠;以___为镜,可以知兴替;以___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已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唐太宗 唐太宗对人才的任用也很有特色,他能知人善任,做到人尽其才,而且是充分发挥其长处。对于历史上有名的房玄龄杜如晦就是一个典型,他们不善于断案和处理杂务,但却善于谋划和决定国家大事,所以用为宰相,用其所长,避其所短。而戴胄则相反,他不通经史,但做事正直,所以让他做大理寺少卿,负责审理案件,结果他办事异常干练,案子从不积压,深得唐太宗赏识。 唐太宗在中国历史上之所以被人尊崇,和他纳谏的过人气度是有直接关系的,纳谏方面他也是最突出的。他和魏征成了历史上首屈一指的名君和名臣。 魏征有句名言“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句话至今还被我们经常引用,当时,唐太宗就将魏征的这句忠言牢记在心,有了好的指导思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