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743639

第15课 白杨礼赞课件(共41张ppt)

日期:2024-06-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8次 大小:2694996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5课,白杨,礼赞,课件,41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白杨礼赞 崇敬、赞美 同学们,这篇文章的题目是《白杨礼赞》,我想问问大家:“礼赞”是什么意思? 从题目可以看出来,这篇文章,作者是要表达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之情的。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课文,一探究竟。 导入新课 作者:墨剑飘雨 陶弘景 教 学 目 标 (一) 朗读课文,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和作者对广大抗日军民昂扬向上精神的赞美之情。 (二) 理解烘托、对比、欲扬先抑等写作技巧的表达效果,在写作中学习运用。 (三) 学习象征手法的使用,把握托物言志散文的基本特点。 锤炼( ) 主宰( ) 倦怠( ) 无垠( ) 坦荡如砥( ) 恹恹( ) 晕圈( ) 倔强( ) 婆娑( ) 虬枝( ) 楠木( ) 秀颀( ) chuí zǎi dài yín dǐ yān yùn jué jiànɡ pó suō qiú nán qí 读准字音 ( )古刹 ( )刹车 刹 chà shā ( )晕倒( )红晕 晕 yūn yùn 理解词义 妙手偶得:语出陆游《文章》:“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指文学素养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句。 锤炼:这里是反复推敲加以提炼的意思。 秀颀:美而高。颀,高。 虬枝:像龙一样盘曲的枝条。虬,传说中的一种龙。 坦荡如砥:宽广平坦得像磨刀石。砥,质地较细的磨刀石。 旁逸斜出:指(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 纵横决荡: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潜滋暗长: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滋,生长。 作者名片 茅盾(1896—1981),作家、社会活动家。茅盾是他的笔名。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代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包括《幻灭》《动摇》《追求》)、《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有《茅盾全集》行世。 背景链接 文章写于1941年。在此之前,作者茅盾在新疆工作一个时期,之后到延安讲学。当时,正是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他目睹了北方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抗战的情形,从解放区的人民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深受鼓舞,写下了这篇热情洋溢的散文。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划出文章中直接“礼赞”白杨树的语句,并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8段:白杨不是平凡的树。 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点我放课文朗读 总结 通过寻找关键句,我们发现,作者“礼赞”白杨,赞美的是它的“不平凡” 再次朗读关键句。从“实在是不平凡的”到“决不是平凡的”,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感差异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白杨不是平凡的树。 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读出自豪) (读出赞叹) (读出坚定) (读出理性) (读出盛赞) 那 这 观察:从远到近 实在 绝不是 赞美 高声赞美 赞美、崇敬之情:由浅入深 “不平凡”在直接赞美的语句中出现了4次,有何作用? “不平凡” 抒发赞美之情的基础 行文的感情线索 抒情线索 四个关键句将文章的内容和情感串联在了一起。请研读每个关键句子所引领的内容,思考:白杨树的“不平凡”体现在何处 白杨的生长环境不平凡———无边无垠、坦荡如砥、雄壮、伟大。 白杨树的外形不平凡———笔直、向上、倔强挺立。 白杨树的精神不平凡———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 白杨树象征的人物不平凡———象征着质朴、坚强、力求上进、团结一心、守卫家乡的北方农民。 文章开篇入题,紧接着又宕开一笔,用一大段文字描写高原景象。提问:作者描写了怎样的高原景象 这样安排有什么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