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744263

第13课 五四运动 课件(共23张PPT)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日期:2024-06-0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3次 大小:4842901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3课,五四运动,课件,23张,PPT,编版
  • cover
(课件网) ———弘扬五四精神 争做有为青年———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学习目标 素养 目标 1.运用课本中的文字、图片等资料,掌握五四运动的爆发、扩大和取得初步胜利等基本史实。(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2.认识五四运动的意义,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历史解释) 3.分析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认识民族精神对国家命运和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理解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壹 一场耻辱的外交 ———五四运动的导火索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917年,北洋政府参战,14万劳工远赴欧洲加入协约国阵营 1918年,德国投降,一战结束。协约国取得了胜利。 巴黎和会现场 1919年1月—6月,战胜的协约国在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中国政府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 背景 一、一场耻辱的外交———五四运动的背景 即将召开的和会是一次非同寻常的机会,中国可以借此谋求某种程度上的公平待遇,并对过去半个世纪以来所遭到的惨痛后果加以改正。 ———中国代表顾维钧 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正当要求: 废除外国在华特权; 取消“二十一条”; 收回青岛主权。 结果: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一、一场耻辱的外交———五四运动的背景 当1918年11月11日“一战”结束时,中国人欣喜若狂。政府宣布放假3天,而且到处都是庆祝的人群。 ———[美]周策纵《五四运动史》 喜悦 期望 弱国无外交 拒绝 贰 一个民族的觉醒 ———五四运动的爆发 1919年5月3日晚,北京各校学生代表在北大法科礼堂开会 《京报》主笔邵飘萍 “同学们,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了。日本得到了在山东的特权” 北大法律系学生谢绍敏 北大法律系学生谢绍敏当场咬破中指,撕破衣襟,用血大书———还我青岛”! 二、一个民族的觉醒———五四运动的爆发 体验五四 我看到了…… 我听到了…… 我感受到了…… 二、一个民族的觉醒———五四运动的爆发 陈独秀亲自起草 《北京市民宣言》, 号召北京各界奋起斗争 6月3日 北京学生再上街头,遭到军警镇压,先后有800多名学生被捕 6月5日 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以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 6月11日 6月5日至11日,上海参加罢工的人数初步估计约6万到7万甚至更多 罢工罢市风潮迅速席卷全国,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了上海 时间 中心 口号 主力 形式 结果 第一阶段(爆发) 第二阶段(扩大) 1919 5.4 北京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学生 示威游行 罢课 镇压逮捕 1919 6.5 上海 工人 罢工、罢课 罢市 直接目标 得以实现 小结:五四运动的过程 二、一个民族的觉醒———五四运动的爆发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 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中流砥柱 工人阶级对运动的发展和最终胜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表明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叁 一次革命的转折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罗家伦《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广大人民群众参与 反帝 反封建 彻底、不妥协 三、一次革命的转折———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材料2:“五四运动”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维护民族的生存与独立,这实际上是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所有重大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