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748819

一年级数学下册 6.2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 人教版(教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4次 大小:2203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一位数,十数
  • cover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64页。 教材分析: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加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的基础是整十数加一位数和10以内的加法,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基础是整十数加整十数加和整十数加一位数,而这些已在前一课时学习过,所以,这节着重解决相同数位的数相加的问题,它也是后面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生活,他们几乎都有一些自己的某种看法。而且,有些问题即使他们还没有接触过,没有形成经验,他们往往也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学生已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加、整十数加一位数和10以内的加法,也就是说学生能类推出本节课的计算方法,但是学生对于枯燥的计算并不感兴趣,所以,赋予课堂生动的讲解,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成了教师的难点。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的自主探索意识、主动合作意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认真计算、自觉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1.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清楚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的算理。 2.建立数位的概念,明确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教学突破: 在教学时,多让学生口述算理算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具准备: 课件、计数器、小棒、口算题卡、习题卡等。 教法学法: 引导探究法,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复习旧知 老师知道同学们都爱做游戏,于是就想在课前和大家玩一个“问答游戏”,老规矩,我来问你来答,看一看咱班谁的反应快,说的对,大家准备好了吗 幻灯片出示: 1.填空: (1)42里有( )个十和( )个一。 (2)一个数个位上是7,十位上是6,这个数是( )。 (3)89里有( )个一和( )十。 (4)一个数十位上是5,个位上是7,这个数是( )。 (5)35十位上是( ),表示 ( );个位上是( ),表示( )。 2.口算练习: 40+40= 20+7= 60+30= 40+5= 20+50= 30+8= 我们班的同学反应可真快,口算小能手可真多呀!你们的口算能力这么强,不知道你们的观察能力怎么样 老师再来考考你们(幻灯片出示)仔细观察这两组题目,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指名回答。 若学生说不出来,及时引导:以40+40为例,40就是4个十,那么40+40就是4个十加4个十等于8个十,也就是整十数加整十数时可以直接把十位上的数相加;以20+7为例,20就是2个十,7就是7个1,那么20+7就是2个十、7个1和在一起,就是27,即几十加几就得几十几。 过渡:大家不仅口算能力强,而且还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老师希望大家运用自己的火眼金睛和聪明的大脑能够自己探索出本节课的数学知识。 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幻灯片出示情境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和同桌说一说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谁愿意把你的发现,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指名答) 【设计意图:创设写字的情境,让学生在兴趣中参与到学习中。】你们观察得可真仔细,那你能根据你所得到的数学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可以同桌交流)哪位小老师来提问 (指名答) 谁能解答这位小老师的问题 (生回答,师板书列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