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节 德国鲁尔区的产业结构变化 新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以某产业转型地区为例,分析该类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及原因。 1.结合实例,理解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及影响因素。(综合思维)2.以鲁尔区为例,掌握传统工业区兴衰的区位条件及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区域认知)3.通过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保障措施掌握传统工业区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与策略。(综合思维) 探究一 鲁尔区的产业结构及其变化 材料一 德国鲁尔区煤矿与城市的分布图。 材料二 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厂不断冒着黑烟,铸造厂也不停排出红褐色的污水,还有飘浮在空气中的悬浮粒子,使得户外一切东西都蒙上一层黑灰。洁白的衣物穿出门去,不一会儿便成为灰色。红瓦白墙、绿草如茵的家园,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沿岸化学工厂林立的莱茵河,更犹如一道被六万多种不同化学药品调成的鸡尾酒。 [思考] (1)图中反映了鲁尔区工业发展有哪些区位优势? (2)结合图,推断鲁尔区主导工业部门是什么?工业结构有何特点? (3)鲁尔区环境恶化的原因是什么?存在哪些严重的环境问题?对鲁尔区工业的发展有何影响? 提示:(1)煤炭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 (2)主导工业部门:煤炭工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 特点:产业结构单一。 (3)环境恶化的原因:鲁尔区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产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问题随之而来。 严重的环境问题: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热污染等,生态环境破坏。 影响:严重的环境污染,加上用地紧张,使新兴企业不愿到此落户,致使鲁尔区的经济衰退。 1.区域产业结构及其变化 (1)概念:是指区域内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构成及三个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反映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 (2)影响因素:区域的资源状况、科技水平、原有产业基础与生产传统、区域间的联系与分工等。 (3)变化规律:一般来讲,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区域的产业结构重心会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步转移。 (4)变化的原因:主要包括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技术的进步、区域资源供应状况、区域主导产业的市场状况等。 (5)产业结构的调整 ①结果: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②原则: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与区域优势相适应,统筹三大产业协调发展。 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只能大致反映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因为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不仅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关,还与其他因素相关。例如,在发达国家中,美国第一产业所占的比例较大,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这与美国的耕地面积广、农业投入较多等有关,但不能说它的经济发展水平较其他发达国家低。 2.鲁尔区产业结构变化 (1)鲁尔区的兴起与衰退 ①鲁尔区的区位条件 a.矿产资源:煤炭资源丰富,离法国东北部的铁矿较近。 b.交通: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c.水资源丰富。 d.市场: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经济,为鲁尔区工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②主要工业部门:煤炭、钢铁、重型机械、基础化工等。 ③地位:是德国的能源基地、钢铁基地和重型机械制造基地。 ④鲁尔区的衰落 a.传统产业的衰落 原因 结果 石油和天然气的广泛应用,煤炭能源地位下降 煤炭地位下降 新技术的应用,使炼钢耗煤量减少 煤炭开挖深度加大,开采成本增加 世界钢铁市场竞争激烈 钢铁工业衰落 b.工业企业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c.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鲁尔区传统产业的衰落,既有内因,又有外因。内因是生产结构单一,产业结构老化;外因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新技术革命产生了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改变了传统工业的生产和组织方式。 (2)鲁尔区产业结构变化过程 ①20世纪50至60年代,传统产业结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