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76104

八年级(上) 期末思品复习知识点

日期:2024-06-26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88次 大小:2959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八年级,期末,思品,复习,知识点
  • cover
八年级(上) 期末思品复习知识点 第一单元 相亲相爱一家人(与父母交往) 第一课 爱在屋檐下 1.家的最大特点: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2.家庭结构:(学会判断)一般为核心家庭(父母与未婚子女两代人组成的家庭)、主干家庭,此外还有单亲家庭、联合家庭。 3.家庭中最主要的是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绝大多数人是基于血缘关系确立父母子女关系,这种关系无可选择、无法改变。 4.家庭在我们成长中的作用: (1)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港湾?和第一所学校,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 (2)家是人们的情感栖息地、物质生活后盾、安全健康保障、娱乐天地、天然学校和今后发展的大本营。 5.我爱我家: (1)感受爱———珍藏的家庭温馨(家庭亲情故事)。 (2)奉献爱———我为家庭作贡献(我对家庭负责)。 (3)让爱住我家———给父母寄言(P11)。 6.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是亲情的自然流露,是传统美德的彰显和发扬,又是当今道德和法律的要求。 7.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1)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父母为家庭作出了贡献,为我们付出很多,他们应当得到爱的回报,理应受到孝敬。 (3)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孝敬父母是我们的天职,应尽的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 8.怎样孝敬父母? P14—P17 (1)孝敬父母,就要对父母尊敬、侍奉和赡养,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 (2)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体现在情感上要心里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为什么?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上。) (3)要有是非观念,反对愚孝和盲从 (4)孝敬父母长辈,弘扬中华民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 9.孝敬父母不是愚孝和盲从(平等基础上、当代道德和法律基础上):对父母的孝敬有道德和法律上的是与非。当父母作出不道德的事时,要劝阻,这也是孝的表现;当其触犯法律时,做儿女的对其违法行为不能视而不见甚至包庇,而要进行劝阻、斗争。 第二课 我与父母做朋友 1.代沟产生的原因(或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1)我们与父母年龄的差异,与父母的经历、经验、社会地位、生活态度、价值观、兴趣爱好、行为方式等有较大差异。 (2)进入青春期后,我们的自我意识增强,开始独立行事,渴望父母像对待大人那样对待我们, 但在父母的眼里,我们总是长不大的孩子,于是产生了矛盾。 (3)我们不能正确对待父母的高期待、严要求,不理解、体谅父母的苦心。 2.逆反心理的危害: 在多数情况下,逆反心理导致的对父母的反抗,其结果都是惩罚了自己,也是对父母的一种伤害;造成亲子隔阂、导致种种不快等。 3.如何正确与父母交往(或两代人如何对话?或克服消极的逆反心理?) (1)与父母发生矛盾时, 克制自己,心平气和地与家长商量(沟通)。 (2)了解父母,尊重理解父母,换位思考,求同存异,以爱的方式对待父母。 (3)提高与父母交往的艺术: P26—P27 1)赞赏父母———学会真诚、得体地赞赏父母。 2)认真聆听———先倾听、再倾诉。 3)帮助父母———竭力为父母分忧,努力为父母做事。 4)与父母不必太计较,要宽容父母。 4.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最关键。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沟通的结果要求同存异。P25 5.如何正确认识与父母代沟而产生的冲突(逆反心理与行为)? (1)对于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说是错的。与父母平等交往,有助于我们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 (2)与父母发生矛盾、冲突时,冷静面对;努力克服消极的逆反心理,在情绪冲动时,要努力克制自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