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767047

5.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与作用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学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同步课时训练(含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8次 大小:18893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训练,课时,同步,必修,选择性,2019
  • cover
5.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与作用———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学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同步课时训练 1.下列有关生长素发现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达尔文的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弯曲生长和感受单侧光的部位都是胚芽鞘尖端下部 B. 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尖端下部 C. 拜尔的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弯曲生长跟某种化学物质在单侧光照射下分布不均匀有关 D. 温特的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弯曲生长与化学物质吲哚乙酸有关,并将其命名为生长素 2.1928年荷兰学者F.W.Went把燕麦胚芽鞘尖端切下,放在琼脂薄片上,约1 h~2 h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小块放在去顶的胚芽鞘一侧,然后置于黑暗条件下培养,胚芽鞘逐渐向放置琼脂小块的对侧弯曲生长,该实验结果不能直接证明的问题是( ) A.胚芽鞘尖端能产生影响生长的物质 B.影响生长的物质可以自尖端运输到下端 C.该物质能促进胚芽鞘下面部分的生长 D.单侧光使该物质在胚芽鞘内分布不均匀 3.下列关于生长素及其发现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达尔文的实验证明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以下一段 B.鲍森·詹森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C.拜尔实验是将胚芽鞘尖端切下,并移至一侧置于光照下培养 D.温特实验的结果证实了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化学物质是吲哚乙酸 4.波森·詹森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用以检验达尔文父子的假说。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该实验能证明苗尖端是感光部位 B.苗尖端的确有一种促进生长的化学物质向下传递 C.该实验若在黑暗中进行也能得出结论 D.该实验不能证明苗尖端产生的能促进生长的物质是生长素 5.关于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有三种解释:①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②向光侧的生长素被分解;③抑制生长的物质在向光侧与背光侧分布不均匀。为探究上述解释的合理性,某兴趣小组把相同的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测得琼脂块内的生长素含量分别为a、b、c、d。已知生长素的合成与光照无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①正确,则c>d>a=b B.若②正确,则c=a=b>d C.若③正确,则c>d=a=b D.若a+b=c+d,则仅③正确 6.下列有关生长素及其发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尿液中能提取到生长素,说明动物细胞也能合成生长素 B.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与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有关 C.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能由胚芽鞘尖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琼脂块 D.生长素是以色氨酸为原料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7.如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下列对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点浓度对芽和茎的生长起促进作用,对根的生长起抑制作用 B.存在与B点对芽作用效果相同的生长素浓度 C.生长素浓度处于C点时茎不生长、芽不萌发 D.D点时茎不伸长也不缩短,一直处于不变状态 8.下列关于生长素发现的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 A.达尔文采用排除法确定胚芽鞘感光部位 B.詹森实验说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透过琼脂片 C.温特实验证明“影响”为吲哚乙酸,并将其命名为生长素 D.拜耳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于“影响”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9.如图是对向日葵向阳性产生原因的一种猜想。该猜想建立的基础是生长素( ) A. 具有两重性 B. 在茎中分布不均匀 C. 对茎生长有抑制作用 D. 在光照条件下才能产生 10.下列关于生长素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的生长是由单侧光引起的 B.生长素在细胞内可由色氨酸合成 C.生长素由苗尖端产生并促进苗尖端的伸长 D.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同一器官的作用效果一定不同 11.如图a为某盆栽植物,甲、乙为该植株上的两枝条,①、②、③、④为甲上的四个芽。图b为枝条甲经过单侧光照射后,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情况。下列与图示有关的分析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