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777499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件 (共19张PPT)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9次 大小:1091207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PPT,纲要,历史,中外,必修,2019
  • cover
(课件网) 从明隆庆元年(1567)到崇祯十六年(1643)的77年间,流入的白银总数可能在3.5亿西班牙银元以上。 到清末为止,流入中国的白银折合银元为9亿元上下。 ———杜恂诚《中国经济史研究》,2017年第3期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1.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 2.了解世界形势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面临的危机。 课标要求 宋元 近代 明至清中叶 1368年 1840年 壹 贰 叁 录 目 远道而来———引明清经济之变 身处其中———书明清社会之想 衡短论长———思明清盛世之危 壹 远道而来———引明清经济之变 壹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任务1、分析归纳教材第一子目“学习聚焦”中提到的各经济领域里“新现象”。 行业 新现象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壹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行业 新现象 农业 新的高产农作物引入中国; 江南等地区农业出现多种经营; 经济作物品种多,种植广泛。 手工业 出现新经营手段,即开设工场; 使用自由雇佣劳动生产。 商业 出现商帮; 海外、长途、大额贸易的发展; 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工商业市镇成为地区贸易网络核心。 壹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探究:既然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生机勃勃,为什么又说潜伏着危机? 材料一:农税2080.2万两、工商税223.8万两、杂色收入348.7万两,合计财税收入2652.6万两,农税占总收入的78.4%。 ———数据来源《明会典》载万历六年税收状况 清《耕织图·耙耨》 材料二: 汉《牛耕图》 壹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占据压倒优势; 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也压制和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转型。 史料实证 材料三: 贰 身处其中———书明清社会之想 贰 思想领域的变化 黄宗羲 古者天下为主,君为客……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李贽 叁 衡短论长———思明清盛世之危 十八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到这一历史真相。历史的悲剧只有在悲剧造成以后很久时间,人们才会感到切肤之痛。 ———戴逸《十八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导言卷》 叁 世界 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发展 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思想解放运动 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 商品经济发展,小农经济占主导 封建君主专制高度强化 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思想束缚 海禁及闭关锁国 中国 世界正在发生质变…… 明清也在变,却只有量变! 变局 危局 叁 课堂小结: 从中国内部来看,明清时期农业与手工业进一步发展,商品经济繁荣。农业引进外来物种,农业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手工业领域出现自由雇佣劳动的工场,大量工商业城镇兴起,白银成为流通货币;在思想界出现提倡自由、反对专制的倾向,文学艺术表现出市民文化的繁荣,古典现实主义文学呈现高峰;科技领域出现总结性科技著作。西方传教士带来西方科技知识,中外交流有所发展。 中国社会内部酝酿着深刻变动,构成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力。从世界角度看,新航路开辟后,世界逐渐连为一体,全球的整体性加强。明清政府一方面积极抗击外来侵略,另一方面在对外经济政策上实施海禁和闭关自守政策,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知识巩固: √ 1.自明朝后期起,农业、手工业、商业各经济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下列各项,属于明清经济领域新现象的是( ) A.出现了最早的纸币 B.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 C.瓷器大量出口海外 D.棉花开始在内地种植 知识巩固: √ 2.明末清初出现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大进步思想家。其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的关系是( ) A.完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