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整数的运算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能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过程中灵活应用运算律进行简算。 3.感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律。 难点:灵活使用运算律进行简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计算下面各题。 258+18x20-160 22X(98+38÷19) 30X[350÷(73-23)]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说说各题的运算顺序,请同学小结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没有小括号的,先做乘除运算,再做加减运算。如果有括号,应该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师: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又该怎样算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识,唤醒学生的旧知识,做好知识迁移的准备。 二、探究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课件出示教材第70页例1。学生了解题上的信息和问题。 2.汇报所了解到的数学信息和问题。 数学信息:20元,买3本笔记本和1支笔,笔记本每本3.50元,笔每支 6.30元。 数学问题:还剩多少元 3.师:要求还剩多少元 你打算怎么求 生独立思考,并挑战自我,用综合算式来进行解决。 4.指名学生汇报。 方法一: 生 1:我们先算出小男孩买3支笔一共用了多少元,算式是3.5x3=10.5(元),再算买两种文具一共用了多少元,算式是10.5+6.3=16.8(元),最后算出还剩多少元,算式是20-16.8=3.2(元)。 3.5X3-10.5(元) 10.5+6.3-16.8(元) 20-16.8=3.2(元) 师:有没有用这个思路列综合算式的同学 请汇报。 20-(3.5X3+6.3) =20-(10.5+6.3) =20-16.8 =3.2(元) 师:为什么要带上小括号 不带可以吗 引导学生回答出,因为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里,如果不加这个括号,计算了乘法以后,就应该计算减法,而不是计算加法,所以要想先算加法的话就必须加上小括号。 方法二: 20-3.5x3-6.3 =20-10.5-6.3 =9.5-6.3 =3.2(元) 师:你们是怎么想的 生 2:我们是从20元里依次减去小男孩买两种文具分别用的钱。 师: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是一样的,经过检验,说明同学们的思路和计算是完全正确的。 5.引导学生只看算式,看看这两道题的运算顺序,说说自己的发现。 引导学生得出: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一样的。也是先做乘除运算再做加减运算,如果有括号应该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先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进行很有把握的准确计算,然后再离开生活情境单看算式,学生就会很自然地发现原来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完全一样的,很自然地由旧知识引出新知识。 6.巩固应用。 师:请用你们的发现来解决例1下面的“试一试”。先请学生说说这道题的运算顺序。 生:第一步算减法,第二步算乘法,第三步算括号外面的除法。 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特别提醒学生注意:为了便于检查和验算,在草稿本上应把同一题的竖式写在一起。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订正时特别提醒学生注意每步的计算结果一定要正确。 设计意图:对获取的新知识及时进行巩固,讲练结合,事半功倍。同时也关注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三、探究小数混合运算中的运算律 课件出示教材第71页例2情境图。 师:你从图上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汇报图中的信息和问题。 师:要求“需要用布多少米”,该怎样列式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组织汇报。 生:可以先算出上衣用布多少米,裤子用布多少米,再把上衣用布的总米数和裤子用布的总米数加起来,就是一共需要的用布米数。 师:像你这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