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单元 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 同步练习 姓名: 班级: 1.下列四季的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是( ) 2.下列生产、生活中的现象能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来解释的 是( ) A.香水、汽油要密闭保存 B.品红在热水中会扩散得更快 C.加热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气 D.6 000 L氧气在加压情况下可装入40 L的钢瓶中 3.凹陷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一段时间,会恢复原来的球状,原因是( ) A.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B.分子变大 C.分子可分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4.科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成的“纳米车”能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源处释放,杀死癌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之间有间隙 C.分子是肉眼不能够直接看见的 D.分子在人为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 5.从微观角度分析,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柳絮飞扬———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变化而改变 C.铁块很难压缩———原子之间没间隔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存在很大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6.要善于从化学的视角认识世界。对下列事实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墙内开花墙外香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50 L水和50 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 L 分子之间有间隔 C 水蒸发变成水蒸气 分子大小发生改变 D N2的化学性质不活泼,O2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7.有关水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在固态时分子是静止不动的 B.水获得能量时,运动速率会加快 C.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时水分子质量变小 D.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是水分子的体积增大造成的 8.下列关于水受热沸腾,水蒸气遇冷凝结实验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给锅中的水加热的目的是让分子从静止开始运动 B.水变成水蒸气时,分子间隔变大 C.水蒸气冷凝成水时,分子体积变小 D.实验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9.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有关诗词中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冰的形成是水分子静止不动导致的 B.“雾里山疑失,雷鸣雨未休”,形成雾的过程中,水分子变小 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过程中水蒸气失去能量,分子间隔变小 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是液态水获得能量形成的 10.资料:氯化氢(HCl)气体与氨气(NH3)相遇会产生大量白烟,这是因为两者发生反应生成了氯化铵固体小颗粒。 如图所示,烧瓶A和烧瓶B中分别充满HCl与NH3,且初始压强相等,在长玻璃管外壁上用记号笔做了c、d、e三个标记。同时打开弹簧夹a和b,观察到玻璃管中出现白烟。c处白烟较e处浓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第10题图 A.玻璃管中出现白烟,说明氯化氢分子和氨气分子在不断运动 B.在此实验中,氨气分子运动速率比氯化氢分子快 C.用热毛巾捂住烧瓶A,e处白烟会变得浓厚 D.若A、B两个烧瓶均浸泡在冰水中足够长时间后,同时打开a、b,玻璃管中不会产生白烟现象 11.如图,加热密封锤形玻璃泡内的碘颗粒,观察到玻璃泡内充满紫红色气体。 第11题图 (1)该变化属于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碘由固态变为气态时,分子间的空隙_____(填“变大”或“变小”)。 12.一定条件下,水在密闭容器里冷却的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12题图 (1)水分子间的间隔:①_____(填“<”或“>”)③。 (2)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②_____(填“<”或“>”)①。 (3)③的水分子状态:_____(填“静止”或“运动”)。 (4)①→②发生了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13.在学习“运动的水分子”时,两位同学做了这样的实验:向盛有热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后,静置,观察。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两位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