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791394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浙江专版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4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课后提升训练(含解析)

日期:2024-06-27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2次 大小:2965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关系,民族,国家,11课,中国,对外
  • cover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课后·提升训练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汉朝建立初期,封瓯越、闽越的少数民族首领为王;承认原秦朝南海郡尉赵佗自立的南越政权;放弃秦朝已开拓的西南夷地区,不设置行政机构。这些做法表明汉朝统治者(  ) A.大体承接了秦朝政制 B.依据形势调整统治策略 C.奉行“无为而治”的思想 D.重视民族和睦与发展 2.《史记·蒙恬列传》记载:“始皇……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下列事件与此记载有关的是(  ) A.出击匈奴       B.征服越族 C.平西南夷   D.修筑长城 3.秦汉时期,面对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之间的矛盾,为了保卫自己的文明系统,统治者采取“用制险塞”的隔绝固守与“导途凿空”的外拓互通并举之策。这表现在(  ) A.修筑长城、通使西域、开辟丝路 B.北击匈奴、南征北战、开凿灵渠 C.修建驿道、收复河套、开发象郡 D.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通婚和亲 4.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招募了大批商人到西域各国经商,沿线设置关卡征税,并设置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这些举措(  ) A.旨在攫取商人的经济利益 B.是汉朝抑商政策的延伸 C.有利于促进丝绸之路的繁荣有序 D.将西域纳入了郡国体制 5.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嫁入吐蕃。唐朝后期唐蕃会盟:“患难相恤,暴掠不作。”元朝时,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清朝时,设驻藏办事大臣和班禅达赖共同管理西藏事务。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各民族共同缔造中华文明 B.唐朝中央政府开始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C.历代中央政府设置机构管辖西藏地区 D.清朝初期在西藏地区大规模“改土归流” 6.历代中央政府都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下列属于古代中央政府对新疆地区实行有效管辖的是(  ) ①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 ②唐朝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③元朝设宣政院 ④清朝设伊犁将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土司制度是明朝的一项重要制度。明政府规定:对“不志诚”“犯了法度”“不系世袭”者,即行改土归流;“不系世袭”者若是报朝廷,则可以袭替。对于首先归附的强大土司,明政府均明确宣布予以世袭,以示绥抚。据此推知,明朝的土司制度(  ) A.有利于边疆民族地区的稳定 B.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C.加速了土司世袭制的瓦解 D.激化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 8.古代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往,首先是周边的国家,其次是亚洲地区的其他国家,再后扩展到欧洲、非洲。下列对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认知,不正确的是(  ) A.中国的对外交通在两汉时期初步形成 B.对外贸易发展由陆路为主到海路为主 C.清朝政府始终厉行海禁,禁止官民出海 D.中国四大发明不断向外传播惠及世界 9.乾隆皇帝(后期)在谕旨中提道英国“在西洋诸国中较强悍,且闻向在海洋有劫掠西洋各国商船之事”,对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要求表示“如此非分于求,究其心怀叵测,不可不留心筹计……因思各省海疆,最关紧要”。上述材料反映出(  ) A.清政府“天朝上国”的盲目心态 B.鸦片战争前中国对西方已有所了解 C.清政府积极备战应对外来侵略 D.世界市场形成后列强积极开拓海外殖民地 二、非选择题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汉北部边疆人口稀少、经济落后,为增加人口、发展经济、就地筹措军需物资,实施移民屯垦政策。秦始皇首先对新开拓的河南地“徙谪戍以充之”,又“迁北河榆中三万家,拜爵一级”,即迁内地三万户到北河、榆中实边垦殖,给予拜爵一级的奖励。汉文帝时在边塞“要害之处,通川之道”,建立城邑,给徙边的移民提供“先为室屋,具田器”、免其罪、“赐高爵”、免除赋役、“予冬夏衣,廪食,能自给而止”等优惠政策。到武帝时,大规模拓边,不断加强边防,移民实边。 ———摘编自刘太祥《秦汉北部边防建设》 材料二 在“天下如一”的“天下主义”观念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