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791539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浙江专版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5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课后提升训练(含解析)

日期:2024-06-27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2次 大小:3355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货币,赋税,制度,15课,世界,体系
  • cover
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课后·提升训练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据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间和贵族之间的经济交往多是车马、衣帛、器物之类的实物,到战国后期,无论是俸禄还是封地的收入,大都是以货币支付。这一变化(  ) A.导致了土地买卖的频繁 B.说明国家抑商政策松弛 C.反映了商品市场的活跃 D.推动了货币经济的统一 2.史书记载,南北朝时期,谷帛代替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的时间最长、范围较广,以致在社会上曾经出现“废弃货币”“忘记货币”“不准使用货币”的现象。这主要反映出(  ) A.国家分裂影响商品流通 B.秦汉以来货币并未统一 C.民族交融促进经济交流 D.南北经济水平差异极大 3.“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折大钱一贯重十二斤。街市买卖至三五贯文,即难以携持。”这种现象最早得到解决的表现是(  ) A.明清时期广泛使用黄金、白银 B.元朝货币制度的变化 C.宋朝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 D.春秋战国时期黄金、白银开始用作货币 4.中国古代货币以铜钱为主,后来出现了纸币,白银也成为法定货币;民国时期,货币发行较为混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币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关于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以下选项符合史实的是(  ) A.北宋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成为当时的主币 B.明朝初期,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 C.国民党政府在1948年再次进行币制改革,开始发行金圆券 D.中国人民银行于1949年在河北成立,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 5.1945年9月9日,国民党陆军总部发布命令,规定自9月12日起,各银行一切往来交易,应一律使用法币,并将法币与日伪货币的兑换率定为1∶200。按照当时日伪货币的实际购买力,法币1元约合伪币50元。由此可知,这一规定(  ) A.有利于实现对全中国的经济控制 B.解决了国民党的军费问题 C.恶化了收复区的经济形势 D.促进了国统区的经济恢复 6.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河北石家庄成立,同时开始发行第一套统一的人民币。人民币发行后,逐步扩大流通区域,原各解放区的地方货币陆续停止发行和流通,并按规定比价逐步收回。第一套人民币的发行(  ) A.适应了解放区经济建设的需要 B.结束了物价连年暴涨的局面 C.打破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D.为战略反攻创造了条件 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世界银行,其筹措资金的主要来源是美国。根据协议规定,借贷国在使用贷款时须由世界银行的代表监督,其用途主要是购买美国商品。这表明布雷顿森林体系(  ) A.妨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B.加强了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C.强化了美国在美苏争霸中的有利地位 D.强化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 8.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达成了“牙买加协议”,协议确定浮动汇率,成员国自行选择汇率制度,取消黄金官价,实现黄金非货币化,按照市价自由交易。该协议表明(  ) 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摆脱“滞胀”局面 B.凯恩斯主义的主导地位得到强化 C.原有的货币体系已经崩溃 D.资本主义各国采用贸易保护政策 二、非选择题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铸币专营是古代国家相沿已久的传统政策,《管子》中的“先王制币说”是其理论基础,如“握之则非有补于暖也,食之则非有补于饱也,先王以守财物,以御民事,而平天下也”。自秦汉统一后,法律上就规定铸币权属于国家。唐初武德年间,政府下令铸造“开元通宝”钱时即规定“敢有盗铸者身死,家口配没”。《唐律疏议》亦有明文规定:“诸私铸钱者,流三千里。作具已备,未铸者,徒二年;作具未备者,杖一百。若磨错成钱,令薄小,取铜以求利者,徒一年。” ———摘编自耿振东《<管子>学史》 材料二 民国元年,沙俄趁中华民国初建,妄图攫取蒙古。当时中国百废待兴,财政极度困难,言兵无钱。此时孙中山先生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