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798218

2.3 学习水准测量的测量方法 课件(共34张PPT)- 《建筑工程测量》同步教学(机工版·2022)

日期:2025-09-26 科目: 类型:课件 查看:90次 大小:10377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测量,机工,教学,同步,建筑工程测量,学习
  • cover
(课件网) 教学要求:在施工测量中,需要将图纸上设计的建筑物的高程,按设计和施工要求放样到相应的地点,其依据就是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本项目主要是以水准测量为教学内容,以《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为标准,要求掌握水准测量原理、水准仪的使用以及水准测量成果计算及校核。 教学安排: 任务一 学习水准测量的基本知识 任务二 学习水准仪的构造与使用 任务三 学习水准测量的测量理论及方法 任务四 学习水准仪的检核与校正 项目二 水准测量 一、水准测量外业施测 在掌握水准测量原理的基础上,需要完成一个完整的水准测量任务。水准测量是按一定的路线来组织进行,这就要求不仅要熟练使用仪器,而且要将有关测量数据进行计算和整理,完成所要求的任务。 由一水准点测至另一水准点时,当两点间距离较远或高差较大时,就需要连续多次安置仪器以测出两点间的高差。如图所示,水准点A的高程为132.815m,现拟测量水准点B高程。 (一)高差法 任务三 学习水准测量的测量方法 A HA B 大地水准面 TP1 Ⅰ TP4 TP3 h1 TP2 前进方向 h2 2.424 0.558 1.901 1.108 1.955 0.740 h3 2.287 0.771 h4 0.533 2.467 D=1000m Ⅱ Ⅲ Ⅳ Ⅴ h5 hAB HB 由上述可知,在观测过程中,TP1,TP2,TP3,TP4仅起传递高程作用,它们无固定标志,无需计算高程;但从上述过程也可以发现,如果转点在未完成观测之前位置发生变化,将会直接影响到点的高程,因此,要求转点选择在坚实的地面上,或将尺垫踩实,并注意不能碰动尺垫。 (二)仪高法 仪高法测高程的施测步骤与高差法基本相同,在相邻两侧站点之间出现了中间点1、2、3,它是待测的高程点,而不是转点,在测站Ⅰ上,除读出TP1点上的前视读数外,还要读取中间点尺上的读数,如1点尺、2点尺、3点尺,以便求出中间点地面高程。中间点尺上的读数称为中间前视。中间点只有前视读数,与TP1使用同一视线高,而无后视读数。 测站 测点 后视读数 (m) 视线高 (m) 前视读数(m) 高程 (m) 备注 转点 中间点 Ⅰ BM1 1.630 22.965 21.335 1 1.585 21.380 2 1.312 21.653 3 1.405 21.560 Ⅱ TP1 0.515 22.170 1.310 21.655 4 1.050 21.120 5 0.935 21.235 B 1.732 20.438 计算检核 ∑后=2.145 ∑后-∑前= -0.897 ∑前=3.042(不包括中间点) H终-H始=20.438-21.33= -0.897(计算无误) 水准测量记录手簿(仪高法) 仪高法的计算方法与高差法不同,须先计算仪器视线高程Hi,再推算前视点和中间点高程。为了减小高程传递误差,观测时应先观测转点,后观测中间点。 二、了解水准测量的检核方法 长距离水准测量工作的连续性很强,待定点的高程是通过各转点的高程传递而获得的。若在一个测站的观测中存在错误,则整个水准路线测量成果都会受到影响,所以水准测量的检核是非常重要的。 计算检核 计算检核的目的是及时检核记录手簿中的高差和高程计算中是否有错误。 测站检核 测站检核的目的是及时发现和纠正施测过程中因观测、读数、记录等原因导致的高差错误。 路线检核 测站检核只能检核一个测站上是否存在错误或误差是否超限。仪器误差,估读误差,转点位置变动的错误、外界条件影响等,虽然在一个测站上反映不明显,但随着测站数的增多,就会使误差积累,就有可能使误差超过限差。因此为了正确评定一条水准线路的测量成果精度,应该进行整个水准测量的成果检核。水准测量成果的精度是根据闭合条件来衡量的,即将路线上观测高差的代数和值与路线的理论高差值相比较,用其差值的大小来评定路线成果的精度是否合格。 由式 可知,A、B两点间的高差等于后视读数之和减去前视读数之和,此式可作为高差计算的检核,如表所示。 1、双仪器高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