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804892

3.3.1 沉淀溶解平衡 课件(共19张PPT) 鲁科版(2019)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一

日期:2024-06-05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5次 大小:55853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必修,选择性,化学,高中,2019,科版
  • cover
(课件网) 第3章 第3节 第1课时 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 1、 知道难溶电解质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并能结合实例描述沉淀溶解平衡。 2、能写出溶度积的表达式,知道溶度积的含义,根据溶度积和离子积的大小关系判断反应进行方向。 学习目标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上层清液中出现黄色沉淀 原上层清液中含有Pb2+ 课本P90页实验探究:PbI2固体的溶解平衡 PbI2沉淀的饱和溶液 取上清液 滴加KI溶液 PbI2在水中存在溶解平衡PbI2(s) Pb2+(aq) + 2I-(aq) 在一定温度下,沉淀溶解成离子的速率等于离子重新结合成沉淀的速率,固体的质量和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称为沉淀溶解平衡。 自主学习课本P79: 沉淀溶解平衡的定义、表示方法 沉淀溶解平衡的特征 1、定义: 沉淀溶解平衡 PbI2(s) Pb2+(aq) + 2I-(aq) 2、表示: 注意:此时的溶液为沉淀物质的饱和溶液 CaCO3(s) Ca2+(aq)+CO32-(aq) 练:CaCO3的沉淀溶解平衡: 练:CaCO3的电离方程式: CaCO3 = Ca2+ + CO32- t V V溶解=V结合 沉淀溶解平衡 特征: 等: V溶解=V结合>0 动: 动态平衡 定: 沉淀质量/离子浓度保持恒定 变: 条件改变,沉淀溶解平衡发生移动 3、特征: V结合 V溶解 沉淀溶解平衡 PbI2(s) Pb2+(aq) + 2I-(aq) 逆: 沉淀溶解平衡是可逆的 条件改变 平衡移动 c(Mg2+) c(OH-) 升温 加水 加MgCl2(s) 加NaOH(s) 加盐酸 正移 增大 增大 4、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因素:实例分析 Mg(OH)2(s) Mg2+(aq) + 2OH-(aq) H>0 正移 不变 不变 逆移 增大 减小 正移 增大 减小 逆移 减小 增大 沉淀溶解平衡 注意:同离子效应、离子反应效应均出现,以同离子效应为主 影响因素 平衡移动方向 内因 外因 温度(升温) 浓度(加水) 同离子效应 离子反应效应 正移 正移 逆移 正移 沉淀本身的性质: 4、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因素 不同沉淀的溶解不同 沉淀溶解平衡 注意:同离子效应、离子反应效应均出现,以同离子效应为主 (Ca(OH)2反例) 1、下列关于溶解平衡:AgCl(s) Ag+(aq)+Cl-(aq)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gCl沉淀的生成和溶解同时在不断进行,且速率相等 B.等物质的量的AgNO3和NaCl溶于水后,溶液中不存在Ag+和Cl- C.只要向含有AgCl的饱和溶液中加入盐酸,一定会有沉淀生成 D.“AgCl(s) Ag+(aq)+Cl-(aq)”说明AgCl没有完全电离,AgCl是弱电解质 课堂练习 A 2、Mg(OH)2固体在水中存在下列溶解平衡: Mg(OH)2(s) Mg2+(aq)+2OH-(aq),欲减少Mg(OH)2固体的量,可以加入少量的 ( ) A.NaOH固体 B.NaCl固体 C.NaHSO4固体 D.MgSO4固体 课堂练习 C 溶度积常数 在一定温度下,沉淀达到溶解平衡后的溶液为饱和溶液,其离子浓度不再发生变化,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幂之积为常数,叫做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用Ksp表示。 自主学习课本P79: 溶度积常数的定义、符号 溶度积常数的表达式 1、定义: 2、表达式: Ksp= [Mg2+][OH-]2 Mg(OH)2(s) Mg2+(aq)+2OH-(aq) 3、意义: Ksp的大小反映难溶电解质的溶解能力 溶度积常数 例: Ksp(AgCl)=1.8ⅹ10-10 Ksp(AgI)=8.5ⅹ10-17 Ksp(Ag2CrO4)=1.9ⅹ10-12 注意———判断溶解能力: 组成类型相同时(如AB、A2B、AB2),Ksp越大,物质溶解能力越大 组成类型不同时,离子浓度越大,物质溶解能力越大 解析: 溶解度:Ag2CrO4 > AgCl > AgI “Ksp越大,该物质的溶解能力越大”,你认为正确吗? 溶度积Ksp值的大小只与难溶电解质本身的性质和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 溶度积常数 4、影响因素: Q>Ksp Q=Ksp Q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