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810338

辽宁省阜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思想政治试题(含解析)

日期:2024-06-22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3次 大小:110529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辽宁省,新市,2023-2024,学年,高一,学期
    阜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政 治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统编版必修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小题,每小题3分,共9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琼琮是杭州亚运会的吉祥物之一,它的名字源于良渚古城遗址出土的代表性文物玉琮。良褚 古城是长江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城址,下列对新石器时代的社会生活状况描述正 确的是 A氏族内部出现压迫剥削现象 B.铁制农具得到广泛推广和使用 C.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 D.人们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 2.“今农夫苦身劳力,恶衣粝食,以殖百谷,赋敛萃焉,徭役出焉。”北宋司马光在《劝农札子》中描述了封建社会徭役严苛,压榨贫民。从生产关系看,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封建迷信思想桎梏 B.森严的等级制度 C.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封建土地所有制 3.如果不幸穿越到1929年美国大萧条那个年代,你会发现,白天陪你搬砖的有工程师、银行行长……晚上,敲开你家门的,甚至可能是你的前老板,因为他也没工作了,出门要饭碰巧路过。 美国大萧条出现的根源是 A资产阶级未采取有效措施缓和与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 B.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C.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使工人阶级日益贫困化 D.社会生产的商品与劳动人民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 4.百年来,《共产党宣言》成为我国印数最多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文单行本,有“红色中华第一书”之称。《共产党宣言》在我国不断再版和加印,主要是因为它 ①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 ②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解放的道路 ③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跨越 ④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指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关于 这种生产关系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②个体劳 动取代共同劳动 ③劳 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④个人消费品实行按需分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百年汽笛声声催,回想昨日光荣行。”1921年,中共一大代表们沿沪杭铁路到达嘉兴火车站,登上南湖红船完成了开天辟地的中共一大会议,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党的诞生让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有了主心骨②中国人民开始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③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④中国共产党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帝国主义者在政治上的控制权即随之被打倒,他们在经济上和文化上的控制权也被打倒”, 这是毛泽东同志对一个历史事件的评述。该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的爆发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8.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实践,党中央认为,制定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明确地向全党和 全国人民提出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的任务,时机与条件已经成熟。原因在于 ①分散的个体农业经济有利于促进城市和工业化建设的发展 ②国家积累了经营私营工商业的经验,开始了对其初步改造 ③从当时国际环境看,社会主义国家正充满向上发展的活力 ④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逐步成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要物质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1956年9月15日,,《中国青年报》刊文:向着党所指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