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811693

17《 孤独之旅》课件(共31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5次 大小:425696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孤独之旅,课件,31张,PPT
  • cover
(课件网) 17 孤独之旅 曹文轩,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当代作家、儿童文学家。著有长篇小说《草房子》《红瓦》《山羊不吃天堂草》,学术著作《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等。2016年4月4日,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奖,成为第一位荣获该奖项的中国作家。2019年9月,其作品《草房子》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丛书。 作者简介 人离家原因有三: 一是外面有一个广大无边的世界。 二是出于无奈。 三是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在召唤着他。 ———曹文轩《前方》 杜小康就要离家了,请同学们关注课文第1段,看看他离家的原因是曹文轩讲的哪一点? 夏天,杜小康跟着父亲,赶着那群已经一斤多的500只鸭子离开油麻地一带的水面。船是被加工过的,有船篷,有一只烧饭的泥炉。船上有被子、粮食和一些生活必需品。他们要将鸭子一路放到三百里外的大芦荡去。因为,那边鱼虾多,活食多。鸭子在那里生活,会提前一个月下蛋,并且会使劲下蛋,甚至会大量地下双黄蛋。那时,就在芦荡围一个鸭栏,鸭蛋就在当地卖掉,到明年春天,再将鸭一路放回油麻地。 ①_____,陷入孤独之境 被迫辍学放鸭 ②与父前往芦荡,_____ ③父子雨夜寻鸭,_____ ④草中喜拾鸭蛋,享受孤独之味 不堪孤独之苦 承受孤独之艰 成长之旅 自主阅读课文,读完说一说:“孤独之旅”的故事。 本文节选自《草房子》,《草房子》是中国当代一部比较有代表性的成长小说。 背景链接 成长小说是小说的一个重要类型,“主题是主人公思想和性格的发展,叙述主人公从童年开始所经历的各种遭遇———通常要经历一场精神上的危机———然后长大成熟,认识到自己在世间的位置和作用”(艾布拉姆斯《欧美文学术语辞典》)。 再次自主阅读,重点梳理杜小康成长的过程,找出写他心理变化的语句。 时间 心理变化 语句 ①行程最初 拒绝去放鸭 “我不去放鸭了” “带着哭腔” ②途中 茫然 突然地对前方感到茫然和恐惧 “占据他心灵的全部是前方” ③到达放鸭地点 恐惧、胆怯 “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 “有一种永远逃不走了的感觉” “紧紧地挨着父亲” 心灵不成熟 小 结 写人物心理的几种手法: ◆直接描写心理活动; ◆通过语言、动作、环境描写 间接表现心理活动。 直接描写心理活动: 他害怕了……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 最大的敌人……它就是孤独 开始想家,并且日甚一日地变得迫切……哇哇大哭起来…… 在心里清楚了这一点,他们已根本不可能回避孤独了。 杜雍和沉着脸,绝不回头去看一眼。他对杜小康带着哭腔的请求,置之不理。只是不停地撑着船,将鸭子一个劲儿赶向前方。 他为什么这样做?请简要分析。 为了让儿子放弃不放鸭的请求,“绝不回头”“置之不理”表明了杜雍和的决心。但儿子还是个孩子,初次背井离乡非常想家,想回家,作为父亲却不能满足儿子的这一愿望。“只是不停地撑着船,将鸭子一个劲儿赶向前方”表现出杜雍和无可奈何的心理。 神态描写 动作描写 间接表现心理活动: 他站在船上,向后眺望,除了朦朦胧胧的树烟,就什么也没有了。 “眺望”写出了杜小康对家的留念;“什么也没有”,在展现景色的单调的同时,也在写杜小康对未知的前方的恐惧,与对未来的迷茫。 环境描写 杜小康已不可能再去想他的油麻地了。现在,占据他心灵的全部是前方: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前方是未知的。 对杜小康来说,前方是未知的,只能随着父亲继续前进。这里设置悬念,联系后文可知,前方是令人倍感恐慌、孤独的芦荡。 心理描写 有一种变化叫成长 ———《孤独之旅》第2课时 成 熟刚刚出发时:到达芦荡时:成长之旅心理变化梳理:芦荡安顿后:住段时间后:雨后天晴时:不成熟杜小康茫然、恐惧害怕、胆怯孤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